新观念 多载体 德育一路芬芳 双翼齐飞 育五好学生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德育 乡村学校读“响”学《弟子规》
08版:治校方略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6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6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6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乡村学校读“响”学《弟子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付彦成等 发布日期:2011-06-22 16:26:07

固镇县杨庙中学
乡村学校读“响”学《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无论早读时间还是午读时分,只要你走进固镇县杨庙中学校园,经过每一间教室前,你都会被琅琅书声所吸引,这是杨庙中学正在开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
    校长杨德杰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入落实学校“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德育理念,全面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规范提升师生的文明形象,推动学校的文明校园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程,杨庙中学从2010年起,将《弟子规》这一国学经典引进校园。
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同时,杨庙中学创造性地将“学经典,促德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将《弟子规》作为学校德育课程,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融入到养成教育和实践活动之中,与孝道教育、诚信教育、爱国教育相结合,在实际行动中规范师生言行,文明做人。
    杨庙中学学习《弟子规》以诵读为主,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每天至少要抽出20分钟安排学生“晨读”或“午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要求七年级学生以朗读、接龙、讲故事、比记忆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要求八、九年级学生以朗读、讲解、交流心得、探讨深意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
经典育人“润物无声”
    在落实经典育人的过程中,杨德杰校长号召全体教师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以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学校就《弟子规》学习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深入推进《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政教处、团委制定了具体的《弟子规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培训,由副校长孟象新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经典,班主任再到班级为学生讲解。
    教学中,科任老师要从先哲圣典中取其精华,吸取营养,弃其糟粕,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达给学生。通过“班会观摩”的形式,促进各班的学习与交流。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利用早操课、晚修课,要求学生背诵《弟子规》;各班利用读报、唱歌时间,朗诵经典、吟唱感恩歌曲。
构建德育人文环境
    在杨庙中学校园里,学校设立有塑像、专栏、橱窗等,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大力宣传《弟子规》;通过教师讲座、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书法展示、墙报专刊、书写警语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爱与感恩歌曲,用好音乐启迪学生的善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要求各班利用板报专栏、学习园地等书写、张贴经典语句,使学生们一走进校园、教室就融入古诗文的浓厚氛围之中,激发他们朗诵经典名著《弟子规》的兴趣。音乐教师配合开展相关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学唱《跪羊图》《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动摇篮的手》《父亲》《母亲》《亲爱的老师》等系列歌曲,让感恩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
    通过经典学习,杨庙中学学生的精神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本报记者  付彦成  李朝全  通讯员  沈  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