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斌先的第二部中短篇小说集《蝴蝶飞舞》进入我的视线时,眼前为之一亮,这本装帧精美、沾着墨香的新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外观上带来的审美愉悦。那浅浅绿绿的草色,柔和的阳光下片片带露的树叶,翩翩飞舞的五彩斑斓的蝴蝶,让我怀想起春天,怀想桃红梨白草长莺飞彩蝶恋花的季节。尤其看见那一抹青春的亮色,更让我怀念已经逝去的韶光,怀念年轻的岁月里小县城一帮热血青年对文学的赤诚和痴迷、对作家的崇拜和向往。
斌先是从城里走出城外的作家。这本《蝴蝶飞舞》收入的九部中短篇小说,其中有五部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些作品成就于我所怀念的20世纪90年代。那正是文学从狂热逐渐走向沉静的转型时期,也是斌先从混沌走向觉醒的大好阶段。在那段日子里,斌先凭着他的意气风发、凭着他的聪明和勤奋、凭着他奔涌的创作热情,陆陆续续写了许多部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现实生活为题材,乡村或小城镇为背景,描写小人物的命运。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层次很高,小说语言、故事情节、结构安排、技法表现都无可厚非;有的欠缺比较明显,人物纷杂,故事淡化,叙述的速度过于滞后。结果,好的作品如《“老大个子”女人》、《感谢大水》、《县乡行动》、《兰花是很珍贵的》、《骚动》、《晚秋》、《自燃的蜡烛》、《雪湖》、《听着淮河唱歌》等,在《清明》、《海燕》、《飞天》、《春风》、《希望》、《百花园》等文学刊物公诸于世。差的作品,被他丢到九霄云外。这一系列的小说,我都认真读过、评过,最欣赏的有三部:一部是中篇小说《感谢大水》(已收入2009年1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知名何忧》),另两部是《县乡行动》和《兰花是很珍贵的》,均在《蝴蝶飞舞》文集中。
《感谢大水》写得是淮河岸边一对青年夫妇张红卫、冯丽,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面对家境的极度艰辛,如何坚强地活着,如何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特别是女主人公冯丽从义务献血到卖血救夫的细节,让人掩卷泪下,她那种坚强不屈的生活态度,更让我感慨钦佩。这部小说后来被国安影视公司购买了电影改编权,计划拍成电影,我认为很好。应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淮河文化的厚重,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淮河儿女在灾难临头时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精神。
《县乡行动》是斌先从南方大都市广州写老红军李学先三部曲回来后写的。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的国门全面敞开,改革开放的大潮已成波澜壮阔之势。斌先在广东生活了大半年,亲身感受到了大发展、大开放的强劲东风,观察到了社会变革时期所面临的发展与稳定的矛盾,新思想与旧观念的冲突。于是,他带着南方人的活跃思维,一气呵成,写就《县乡行动》。这部小说一改过去慢条斯理的叙述,以干净利落的文笔、清新明快的节奏、鲜活逼真的人物、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了年轻有为、雷厉风行的县长麦道仁,他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开拓创新,排除层层压力,冲破重重困难,为贫困山区成功地开辟了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兰花是很珍贵的》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小说围绕黄梅剧团内部职称评定的事件,叙述乐队两位小提琴手的感情纠葛,道出人们对自身人格价值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弘扬。小说人物不多,国强、程丽是主角,妻子、团长、孩子是配角,但没有一个闲人,每一个人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手法也显得很娴熟,抓住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去表现人物的灵魂,让人在感官上不知不觉地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很特别,通篇笼罩着一种茫然和淡淡的忧伤。在他后来的《雪湖》、《归零是一条弧线》的小说中方能捕捉到丝丝缕缕,这种唯美的格调十分吸引人们,以至于谈及斌先的小说,许多老作家总是不厌其烦地推介《兰花是很珍贵的》。兰花的确是很珍贵的,生在幽谷,芳香怡人。斌先身处公门,诸事繁杂,还能有一份超脱的心境提笔写作,更是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 陈斌先,男,1965年4月生,笔名,黑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签约作家。花城出版社曾出版过他的三部长篇纪实文学《铁血雄关》、《遥听风铃》、《中原沉浮》等文学作品260多万字。中篇小说《听着淮河唱歌》、《感谢大水》正在筹拍电影,曾十余次获各种文学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