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分组实验让科学课更科学 笔随心动,享受写作乐趣 从反面思考巧解应用题 面向学生 走进生活
10版:学科拾贝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有效的分组实验让科学课更科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长丰县下塘中心学校 陶乐 发布日期:2009-12-30 10:24:06

        小学科学课的分组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动手操作为主,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它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科学课的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准备要“细”  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前要考虑周详,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前指导学生的预习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了实验材料准备的重要性。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降落伞》一课,制作降落伞要准备糨糊、线、塑料纸、牛皮纸、手绢、剪刀、秒表等,我利用准备好的材料亲自制作降落伞,以此来检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从而得出结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遵守制度  小学生一提到做实验就感到新鲜有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注意力不集中,将老师的要求、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实验前要进行纪律和安全教育,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带领学生学习实验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有序进行,防止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培训骨干  小学科学实验大多要分组进行,没有一批得力的助手和骨干配合,实验效果及效率则很难尽如人意。特别是实验人员多、过程复杂或内容较多时,教师难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对每一小组学生进行指导,必须要有责任心强的助手和小骨干从旁协助。必要时,可事先培训,让他们提前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和故障的排除方法。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组织本组成员开展实验活动,管好本组器材。
        精心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在实验课教学中,首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实验兴趣。如在教学《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我用“高锰酸钾”和“砂”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领悟“溶解”的科学概念。我给每组同学分发了“高锰酸钾”、“砂”和装有水的烧杯,并用投影仪演示实验过程,再通过各组同学亲手实验、亲眼观察,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把抽象的理论认识转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注重合作  在分组实验中,虽然各小组的教学目的相同,但由于实验环境不完全相同,特别是课外分组实验,他们收集到的材料和观察到的结果常常不同。我适时引导、启发他们相互合作,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换使用,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交流。如在教三年级《土壤》一课时,在分组对野外土壤进行观察之后,我特别重视组间的合作,要求各组将自己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采集到的土壤进行交流。这种合作彰显了各组的优势,资源共享,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更有效、更全面地理解教学内容,实现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双丰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