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 让学生乐于“说话” 不可小视的第一课时 均衡教育应是无功利的特色教育
09版:课改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9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9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不可小视的第一课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绩溪县金沙学校 缪砾胜 发布日期:2009-12-30 10:33:3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很多教师为了出彩,几乎把第二课时的“分析课文内容”调一部分或全部放到第一课时来上,对于第一课时应着重强调的生字学习和初读课文,却草草了事。这样的第一课时教学,学生能学有所得吗?难道说一堂公开课一定要分析课文,制造一些噱头、花样才算成功吗?究竟第一课时应该怎样安排才算合理?我们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既可以坚守永恒的真理、经典的传统,又可以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方法。
        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刚接触新课文,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激活他们的思维,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认真、快乐地学习至关重要。此时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资料呈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走进第一课时的那一刻,给学生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带来一种别样的风景,送来一杯醇香的美酒。
        初读文本,帮助整体感知。新课程注重师生一起“研读”课文,故而语文课上默默地思考或热烈地讨论替代了琅琅书声,以致课文学完后仍有很多学生读得结结巴巴,没有一点感情。所以在第一课时,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为此,可以不惜时间一段一段地“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于永正老师的“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
        学习字词,相互交流。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实抓细。当然在进行识字学词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地选择,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机械、呆板地重复。对词语教学,应根据学段的不同有所侧重,低段把握在“了解”的层面,中段要达到“理解”的程度,高段则要具有“联系课文推想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的能力。三个学段,前为基础,后为发展,螺旋上升,逐步提高。有了前面多层次多形式的通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概括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切入重点,设置悬念。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在有效初读后,进行对话交流,述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引导学生悟读。然后在疑难和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效果;既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教学规律,又使第一课时有味道,有看点。
        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朴实,要像薛法根说的那样“学会有选择的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当然,讲读课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是不可能用一两个课时就能上完的,要根据课文内容、文体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来确定,扎扎实实地上好讲读课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