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探究“三部曲” 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舞台 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09版:课改在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2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舞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 唐宗海 发布日期:2009-12-02 10:07:59

        以前课堂教学多是由我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最后明确答案,以便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可那一次市课改调研课《伤仲永》(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课标本)让我刻骨铭心。课上,我作了新的尝试,带领同学们研读课文之后,做了如下讨论:
        生1:我们小组在讨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方仲永由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到后来“泯然众人”究竟是谁的责任?
        生2:“养不教,父之过”,是父亲的责任,仲永父亲重财轻学,贪图富贵名利,“不使学”。
        生3:不能怪父亲,他家“世隶耕”,对子女的学习,不懂得如何指导。我认为他“利其然”,追求美好的生活是情有可原的。
        师:你很有同情心,能体谅仲永的父亲。
        生4:我认为仲永自己也有责任。父亲“不使学”,但他可以主动要求学习。五岁时可能尚小,不知道学习,但后来十二、三岁,乃至“又七年”,为什么还不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呢?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不错。都责怪了仲永及其父亲,看一看还能怪谁?
        生5:“邑人”也有责任,他们不应该吹捧仲永,从而把他的才智扼杀在摇篮里。
        师: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衰亡,都和其周围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考的角度很不错。
        生6:王安石也有责任。他身为文学家,又在朝廷做官,可称得上“伯乐”,看到仲永这样的“千里马”,为什么不指点仲永,开导他父亲,让“神童”更神呢?
        师:好家伙,连王子(文中王安石自称)也怪上了。
        生7: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二十二岁(公元1042年)时中进士才做官。而“明道中”,即在公元1032—1033年间,可见,他当时只有十二、三岁,并不是文学家,更谈不上做官。
        师:讨论的很好,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生8:从课文本身来看,仲永“泯然众人”的责任主要在父亲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在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贪图小利,从而导致“其受于人者不至”。当然,仲永自己也有责任,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同时“邑人”的“捧杀”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师:好!大家讨论得很深入,很透彻,探究中体现了合作的精神。
        从学生的对话中我真切感受到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敢想敢说的勇气。课前准备时,我并未考虑到王安石,更没有探究他为什么没有责任。可同学们考虑到了,他们思考的角度给我的感触很大。教师的本质力量和终极价值在于“育人”,并且是在“育己”中同时完成。这似乎才是“教学相长”的本义。
        这次教学的成功还得益于教师角色的转换,作为“组织者”,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作为“引导者”,要积极参与到对话中,适时督导,相机点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