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间教育均衡之我见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留守未成年人教育
06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5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0年01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5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留守未成年人教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庐江县龙桥镇中心小学 柯文龙 发布日期:2010-01-20 10:00:03

        庐江县龙桥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县级“示范小学”,在校学生948人,其中留守未成年人约占六成,达561人之多。留守未成年人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活上失助、行为上失控、道德上失范、心理上失衡等问题。为了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中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建立留守未成年人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我校于2007年10月申报了课题《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该课题已被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立项。目前,学校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工作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留守未成年人思想复杂,行为孤僻,作为“安徽省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示范学校”,我校在对留守未成年人的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调查摸底,建立动态监测体系。首先是全面准确地收集与留守未成年人相关的各类信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和完善留守未成年人信息档案。其次是采取问卷、电话、短信、书信、走访调查等方式,对留守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监护人摸底调查。通过调查,收集反馈信息。为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找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便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
        结对帮扶,给他们爱的阳光。一方面让家庭条件比较好,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父母均在家的本班学生与留守未成年人结对子,在学习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品行较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家庭困难的学生配备帮扶教师,安排优秀教师为其“代理家长”。
        真情关爱,落实“三个优先”。对于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具体说就是对学习上需要帮扶的留守未成年人,教师要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学校对留守未成年人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家长放心。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心理抚慰,构建心灵家园。少数留守未成年人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学校专门安排两名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定期与留守未成年人谈心,让他们说出心里话,作为“代理家长”的教师要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给予关爱,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弥补亲情的缺失,不断转化“问题学生”。为了让这些孩子有倾诉心声的机会,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专门开设了“留守儿童之声”栏目,每年新年来临之际,学校还会为每位留守未成年人寄出一张新年贺卡,卡片上有《给留守儿童新年的一封信》,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积极倡议,填补心灵的缺失。每年寒假,利用外出打工家长回家的机会,通过教师走访、学生带信、村组干部交流等,向家长们发出“五个一”倡议,即一周与孩子通次电话、一个月一封信、一年至少回家一次、一周给班主任一个电话、一个月和任课教师联系一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虽说家长远在千里之外,但仍然很在意、关注自己,使孩子不再感到心理上的失落,感受到父母的亲情。
        留守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和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未成年人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