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想悦人者 图书超市 回望冬天的村庄 明媚多情的月亮 多瑙河之波与奥地利的儿童音乐教育
11版:读书时间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回望冬天的村庄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一葭 发布日期:2009-12-23 16:29:07

        已经完全是冬天了,外面树叶落了一地,树本来就小,现在就只有那光秃秃的枝桠,让人看了更生怜惜之情。
        也许是因为体质,总是感觉冷,但还是喜欢冬天,因为总惦念着雪,早上听着范晓萱的《雪人》,思维马上又回到上高三那年的冬天,那时我总在学校附近的梅村散步。
        一路白茫茫的麦田,安宁地睡在清晨里,推开大门往西走,走过田野里那栋独立的小院,常常是那条小黑狗躺在门口,偶尔也会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驼背老人,靠在门边看来往的路人,大概也看不很清楚,她的眼睛缩的很小,且又浑浊。
        带了收音机去田野散步,安徽音乐广播做了有关雪的音乐专题,《雪人》这首歌很贴切,清新浪漫。
        因为是早上,路上人极少,只遇到几个赶早集的妇女,扎着蓝头巾,挎着竹篮子,双手插进袖口,一边唠话一边慢腾腾地走路。我看到她们很是高兴,却说不出为什么,或许是因为足够暖和,围巾和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一直都可以远远看到西山,雪后的它更是肃穆干净,我很欣慰,仿佛它看得到我的每一个脚步,听得到我的每一句歌唱,记得住我的每一份感动与成长,不管怎样,它总是守在梅村西边。
        又听到《鹿港小镇》,也是那时的歌,“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可有风雨声,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我的家乡也没有霓虹灯,只有沧桑的脸。
        总会想起几年前的春节,小叔结婚,在老家办酒席,过程拍下来刻录成光盘,几十分钟,光盘里是满满的热闹,光盘外是空空的苍凉。还是那条土路,还是20年前的老瓦房,从记事起就有的路和房子,还有那些已经开始苍老的人们。砖瓦墙上站满了枯草,几口大锅架在临时支的灶头上,厨师们用极大的勺子装满一盘盘、一碗碗菜,邻家的哥哥们飞快顺溜地送上那些租来的满是油腻的饭桌,妇女们没有城市人的时髦,好多还穿着老式的棉袄,爷爷辈的人好多还是中山装式的蓝色粗布外套。鞭炮挂在门口的光秃秃的树枝上,墙角还有斑斑点点的雪痕。
        其实我不喜欢那场喜事,总觉得有点点苦涩在里面,记忆里那场婚姻并没有温暖过多少个故乡的冬天,人走了,却没有再想回去。于是又总是笑自己杞人忧天,因为故乡再不是以前的村庄,有人走,有人来。光盘里那年的人竟然也有几个已经不在人世。
        冬天,故乡的村庄恐怕会更冷,因为好多人出去打工了,只在春节才在家短短住几日,留下的只有孤独老人和小孩忧郁的眼神。
        小学同学玉颖腊八出嫁,我没有时间回去。真是快啊,常常记起十几年前读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冬天,那时还是小孩,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一天,几个人约好凌晨去踩冰凌。那时我还在小姨家住,凌晨三点多她们几个就来敲门,小姨家的狗和鹅叫个不停,然后再去找雪韵、小真,队伍一步步壮大,就那样打打闹闹到学校门口去踩冰,月光里的村庄是那样静谧安宁。第二天早上不知道是谁报告给班主任,她把我们几个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因为打闹的声音太大,周围几户人家都被吵醒了。
        那是记忆里一个不冷的冬天!
        冬天,总有很多事情被记起,那些雪后的嬉闹,飘着雪的村庄,晶莹剔透的冰凌。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