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垃圾打交道的人 女大学生和老艄公的感动义举 我更喜欢志愿者的身份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6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6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6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与垃圾打交道的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包 诚 发布日期:2011-06-24 12:12:36

    徐开锋今年33岁,却已经跟垃圾打了九年的交道。
    2002年退伍后,24岁的徐开锋被分配到宣城市原澄江环境卫生所工作,具体工作是从河面上捞垃圾。河道全长约1200米,从西向东贯穿宣城市区,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处处污浊,遍地狼藉,河面到处都是成堆的白色塑料泡沫和又臭又脏的生活垃圾。有人说:“你这个年轻小伙子,怎么干这活啊?又脏又累,还不如到外面去打工。”也有人说:“这条垃圾河十几年都是这个样子了,光靠你天天捞也不可能变干净的。”听着这些话,徐开锋只是报以憨厚的一笑。
    每天上午七八时,他扛着工具,穿着齐膝的胶鞋,沿着弯曲的河道,节节清理。这一干就是五年。最痛苦的是夏天的暴雨及冬天的雨雪天气。大雨来时河水暴涨,上游的各种垃圾随着水流一泻而下,很快就布满了整个水面。等到河水一落,这些垃圾马上就到处沉积,形成一片垃圾“沼泽地”。几年中,徐开锋已记不清掉进水里多少次,每次他总是自嘲说:“又洗了个臭水澡。”
    到了冬天,穿着胶鞋,一点寒气都挡不住,再加上在冰冻的河水里趟来趟去,一入冬,他的脚上就长起了冻疮,行走时,冻疮擦着胶鞋,疼得他直咧嘴。有一次,他的脚被河里的玻璃划破,鲜血顿时就染红了一小片水面。虽然很担心站在垃圾水中会感染化脓,但他依然坚持工作。一些老大爷、老大妈对他说:“以往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臭水沟,现在几乎在变回十几年前的样子了。”听了这些肯定的话语,徐开锋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河道变干净了,徐开锋换了岗位,从“捞”垃圾变为“扫”垃圾。2007年,宣州区实行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徐开锋被调往市区锦城路,担负锦城路的清扫保洁工作。锦城路是商业中心,人流量大,工作任务重。他每天早上4时多就开始清扫,一次普扫就是三个多小时。等到人们开始上班,他又拎起了畚箕开始进行保洁工作。炎炎夏日,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身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白色的盐渍积了一层又一层。街道两边的经营户看到他这么累,就对他说:“搞差不多就行了,路上有一些零星垃圾又不碍事,何必那么认真。”可他却说:“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是城市的脸面,搞好城市环境卫生更是我们环卫工人的职责和使命。”时间长了,附近以前有好随手扔垃圾的居民,慢慢地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
    2009年,徐开锋从“扫”垃圾变成“运”垃圾,被调到环境卫生处垃圾场担任推土机驾驶员。垃圾场环境恶劣,他长期坚守在又脏、又闷、又异味刺鼻的驾驶室里,周而复始地铲着进场的一车车垃圾。雨天,垃圾进场道路泥泞,垃圾运输车在松软的垃圾上行驶易造成车轮打滑,徐开锋为了方便垃圾车驾驶员,宁肯自己操纵笨重的装载机多往返几米,也不让垃圾运输车驾驶员向山洼前靠近。没时间回家吃午饭,他就吃一碗泡面。每天早上,他跟第一辆垃圾车上山,晚上随最后一辆垃圾车下山,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
    徐开锋说:“我是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别人看着很辛苦的活,我干得很充实、很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