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一春 小康,在我们身边 小蒜粑粑 三月,播种春的希望
08:春蚕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93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93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三月,播种春的希望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21-03-31 12:55:28

□含山县林头中学    孙邦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家三月分外忙。
  阳春三月,绿装披身,草长莺飞,沉寂散去,鲜活舒展,万物在蓄积之后,张开胸怀,拥抱新生。农人们甩开臂膀,蓑衣斗笠,春耕春播,种下希望,乡村大地一片火热。
  儿时三月,我们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哼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熟悉歌谣,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像出笼的鸟儿般,雄赳赳气昂昂,豪迈地行进在上学和放学的路途上。那时,每遇装载沉重货物的板车上坡,我们会跑到车后猛推一把,然后一溜烟地消逝在远方。孩童们的春天,最是无忧无虑,心灵纯洁无瑕,如若阳春三月,一切皆是欣欣向荣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校多劳动实践课。没有“纸上谈兵”,完全是动手的集体活动。每周有一个下午,大家按照班主任布置的劳动任务,三三两两地合伙,早早地准备着扁担、水桶和铁锹等劳动工具,汇聚在旗帜招展的班级门前,等待着带队老师一声令下,向着目的地浩浩荡荡地出发。那时劳动的心情,完全是愉悦的,没有半点偷懒与厌恶的念头,反而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放风与生活锻炼。抬石头、码围墙、填沟壑,修缮着破损的校园;挖沟洞、挑水桶、栽树苗,过一个开心祥和的劳动节和植树节。现在许多的劳动技能和绿色意识,皆得益于那时上学时的课外活动课。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三月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徜徉在蓝天白云下放风筝了。放风筝,在乡村条件独天得厚,有广阔的天地,有天然的青竹材料,还有一群要好的小伙伴。父亲是老篾匠,会做出来各种各样的漂亮风筝,像蜻蜓形,鸽子状,三角飞翼等等,自己做,复杂的够不上,简单的五角星形,依然是手到擒来。削竹片,扎龙骨,粘报纸,系麻线,描上五色的水彩,再贴上两条长长的丝带,右手高擎成品的风筝,飞一般地奔向打谷场,或村后山坡,一只只各样的纸鸢,飘向湛蓝的天空,俨然像个纸鸢的博览会。飞得高处时,孩童们会发出春雷般的呼喊,生怕别人不晓得。那种发自肺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春心荡漾。
  春水涨起,白花花的阡陌,枯败的稻茬泛出青色,一切又将重新拔锚启航。对面大山,一壑溪流,欢快地奔腾,粼粼潺潺,像清晨的鸟鸣,悦耳动听。掀开鹅卵石,山蟹猛窜,挽起裤脚,小脚丫亲吻着春水的清凉,四处张扬,弯身扑逮,一只毛蟹在手中张牙舞爪,倏然地生动了春天,鲜活了心情。那时春天,满山遍野是我们欢乐的大舞台,采野味,拔茅针,挖鸡冠,至今想起,依然是那么的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不负春光,趁年少。难忘的乡村三月,播下一份新的希望,收获未来的美好人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