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学子国赛传承非遗文化 让“灯火”一直延续下去 非遗教育“行知模式”国赛绽光彩 图片新闻 天长市汊涧中学与市司法局关工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学生义救黄麂主动上交传为佳话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87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87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灯火”一直延续下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谷 君 刘静茹 发布日期:2020-11-23 10:20:00

芜湖电缆工学学校
让“灯火”一直延续下去

□通 讯 员  谷  君
  本报记者  刘静茹
   本报讯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成果转化,助推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芜湖电缆工业学校高度重视,校长陈斌莅临现场参与指导,校实训处副主任王晓强和指导教师张文泉、万彬精心组织、策划,结合国情、校情和时代特色,筛选出该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作品参赛,最终代表我省参赛。
  该校参赛作品技艺精湛、精美绝伦,反映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主题和与时俱进,让纱灯文化在大赛现场大放异彩。芜湖电缆工业学校的“剔墨纱灯”吸引了无数驻足观赏者,他们对“剔墨纱灯”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绝伦的产品惊叹不已、赞不绝口。学生熟练的现场展示更是赢得了领导、评委和参观者的高度评价。经过三天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无为剔墨纱灯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一等奖,这是该校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后取得又一骄人成绩。
  据了解,该校除了以社团活动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还将开设剔墨纱灯工艺美术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融入职业教育的多个环节中,“非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初见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他们将充分发挥独特地域优势,立足芜湖,服务全省,将聚焦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质文化遗产作品创新,延伸关注教育教学环节,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内容,实施教、学、做、赛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技艺传承和专业实训帮助学生收获技能、收获工作、收获幸福,让剔墨纱灯的“灯火”一直延续下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