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友善
2009年走上公益之路后,他带动身边人参与公益。九年来,在公益的路上,共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一万余人,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好人”王淑兰及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两千多人,牵头募捐物品总价值四百多万元。他叫王双喜,亳州市谯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今年38岁的王双喜是亳州市谯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谈起做公益,王双喜说是受自己的祖父王金明影响。王金明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曾任炮兵班班长,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受祖父的影响,我立志长大后做个好人”。2009年走上公益之路后,王双喜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一万余人,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好人”王淑兰及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两千多人,牵头募捐物品总价值400多万元。
在扶贫济困的实践中,王双喜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走得更远”。于是,他整合资源,成立谯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带动志愿者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记者了解到,协会成立以来,由最初的一百余人发展到现在三百余人。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扶贫济困的能量越聚越大。
去年9月,王双喜带着青年志愿者去看望87岁的“中国好人”王淑兰,老人躺在床上,身体很差,王双喜给她带去了药品和生活必需品,并积极联系大药房,大药房的负责人承诺给予老人免费用药的支持和帮助。在与老人家人的交流过程中,王双喜了解到老人的房屋年久失修,王双喜联系志愿者,第二天就带领装修人员并亲自爬上屋顶进行维修。由于王双喜的手术伤口留下的后遗症,其他人劝说他不要爬上爬下,可是王双喜放心不下,亲自上阵,在第二天大雨来临时成功地为老人修缮了房屋。直到王淑兰10月初去世之前,王双喜一直带领志愿者照顾着老人的生活。
九年来,王双喜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徒步普法行十多个乡(镇)、三十多个自然村、六百多条街道、普法人数达到10万余人。春运期间,他们冒着严寒进行志愿便民服务一千余人次。高考期间便民服务五千余人,接送考生五百余人次,为农村留守儿童捐助校服一千余件价值约二十余万元。
在“情暖童心 微爱圆梦”工程中,王双喜共筹集棉被、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价值约一百多万元,开展九场跳蚤市场义卖活动,筹集十多万元的捐助物资和11168.70元善款捐给留守儿童;为一千多名环卫工人送去爱心午餐、早餐、米面油、鸡蛋、帽子、手套、围巾等26万元左右的物品,并为他们免费义诊,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2017年以来为建档立卡的一百五十多贫困户送去电视机、风扇、米面油和资金等价值23万元左右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并打扫卫生和询问扶贫户的家庭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乐观面对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怀。
因为长期不间断的志愿服务,休息不足,致使王双喜患上了严重的肠炎和肾结石,2016年底,由于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在合肥市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期间,他仍牵挂志愿服务活动和帮扶对象。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他要多休息,可是倔强的王双喜还是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
王双喜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让爱心传递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他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能让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亳州市的大街小巷。王双喜和他的团队投身公益和志愿服务事业所作的贡献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本报记者张仲磊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