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黄铺中心小学校长周葛林谈校园德育建设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情商的发展日益滞后于智商,出现了感情冷漠症状,并有逐渐发展蔓延之势,改变这种现状已势在必行。潜山县黄铺中心小学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走进黄铺中心小学,迎面矗立的雕塑“羊羔跪乳”惹人眼帘,小羊依偎在母羊身边,母羊低头温柔回望羊羔,这是该校开展感恩特色教育的主题雕塑。
“校园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这离不开文化的滋润、影响和塑造,而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记录着文化的发展,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涵和典范,传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价值”。该校校长周葛林表示,学校将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更丰富的和谐思想和理念,建设自己的特色校园。
在周葛林看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兽且如此,人何以堪”。
之所以开展感恩特色教育,周葛林给予了具体的解释:一是学校濒临发展危机时,得益于社会爱心人士的无偿援建,使学校成为潜山县小学里颇具盛名的亮点;二是新的社会环境下亟待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格,是加强德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三是学校留守儿童偏多,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抚带,且独生子女居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让他们从小树立感恩之心很有必要。
在该校,记者看到该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校本教材,并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种版本。还有“国旗下师生感恩”主题讲话、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师生感恩主题演讲赛、道德讲堂宣讲、励志报告团现场家校互动等主题活动,并发挥班QQ群、微信群的作用,以最大程度与家长协作,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小就种下感恩的种子,让每一个家庭都是感恩教育的课外最真课堂。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周葛林直言,感恩应该是社会上每个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道德水准滑坡,感恩教育需要学校有意识地去做。
周葛林透露,该校五年级学生小宇原有乱花钱、爱打扮的习惯,通过参加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后,家长高兴地对教师说,这孩子现在变了,不仅不再乱花钱,还学会了关心、体贴长辈,能主动帮着做家务了。三(2)班学生林浩原是一个典型的“三不”(不会自己穿衣,不会自己吃饭,不会主动向教师问好)学生,一年的感恩教育在他身上呈现最显然的变化,他在作文中写道:“以前的我真是幼稚无知,不知父母、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的辛劳,总觉得他们的所做都是应该的,现在我懂得了,我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让德育之花绽放,让感恩之心常在”是该校近年来养成教育的主旨。把德育工作从重视感恩教育抓起,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为了把校园建成师生精神的家园和成长的乐园,该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围绕“感恩特色”定位,以引人向善、教人求真为目标,力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起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眼过之处,校园内,“感恩”话语、温馨提示随处可见。教学楼区,学生作品令人流连忘返,彰显人文情怀。班级文化建设,图书角、黑板报营造书香氛围。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感恩文化园地,每一处墙壁都成为感恩文化投影,感恩文化像阳光一样洒满整个校园。
行胜于言。“感恩,一定要见诸行动。” 周葛林坦言。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它凝聚着爱、责任、奉献等使命,不仅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和行为塑造力,更是推动一切事物和谐化的力量。
一个能永葆青春的学校必然有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敢于承担责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明白和厉行的准则,每个人的血管里都应该流淌着感恩的血液。
自推行感恩文化教育以来,学生的品德行为发生了细微而又显见的变化,学生们不再娇气任性、不再只顾自己、不再随意花钱了,学校的草坪再也没人践踏,餐厅里不会出现食物乱扔乱弃的现象。 ——周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