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从事文字工作已近20年,多年如一日地伏案写稿、编稿,让我的颈椎受到了不小的伤害,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常会感到颈椎僵硬、麻木,天冷受凉时还会引发头痛和头晕。
②医生诊断我患上了颈椎病,并称此病不易治愈,只有多休息,减少久坐低头伏案的时间才能缓解。可工作岗位的特性,让我根本无法做到这点,只能咬牙带病坚持工作。
③一次,当颈椎不舒服时,我随手将盛满热水的玻璃茶杯贴到颈部上,并来回滚动。不料,这种暖捂热敷的方法竟很有效,颈部一下感觉轻松舒服多了。上网一查才知道,暖捂能刺激颈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因而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④于是,此后我便养成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包里都会带着一个玻璃茶杯,以便能随时用热水去暖捂颈部。
⑤国庆节假期,我回家小住了几日。临走前的晚上,我打开手提电脑,处理起节后一上班就需的稿件,并习惯性地用热茶杯去暖颈椎。母亲见状,问明了原因后,马上找出一个装满热水的暖手袋,然后坐到我的身旁,一边给我暖捂着颈部,一边劝我要多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垮了,一股暖流顿时涌到颈部,我说“还是暖手袋好用,只是太大了,携带和放在颈部都不便”。
⑥母亲没有回应我,但眼神中似乎若有所思。
⑦回到城里不久,我收到了一个从老家邮寄过来的包裹,寄件人竟是母亲,这让我感到很意外,七十多岁的母亲,之前从未给我邮寄过东西。
⑧好奇、急切地打开了包裹,发现是一个用布包套起来的环形圆圈,退去布套后,才看见是个环状圆形胶质塑料袋,上面还有一个搭扣开关。
⑨研究了半天,我也没猜出它是何物,是用来做什么的,最后只好拨通母亲的电话,好一问究竟。
⑩得知我收到包裹后,母亲高兴地对我说:“这是娘给你做的‘颈部热水袋’呀,只要拧开那个搭扣,朝里面灌满热水,然后挂在脖子上就行了,娘不在你身边,就让它替我照顾你吧。”
11通了一番电话后,我才算彻底明白了过来。
12原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我假期结束离开后,母亲便琢磨着要给我做一个能放在颈部上的“热水袋”,它既要透热性好,又要柔软好戴,还得小巧轻便。为此,她想了很多办法,矿泉水瓶、自行车内胎等都被她先后使用过,但发现这些材质都不行,“要么不柔和、不能弯曲,要么透热性差”。
13母亲说,那几天她睡不好、吃不好,一心只想着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材质。后来,她灵机一动,终于想到了——腿脚不好,很少出门的她,走了好几千米高低不平的山路,去镇上买回了一个婴儿用的游泳圈和一瓶强力粘胶水,回来后加以改装——将圈身变细,缩短,并把进气阀门改成注水搭扣,为防止我的颈部被烫伤,同时尽可能让水袋保温久一些,母亲专门给它缝制了一件“布外套”……
14挂上电话,有些感动的我,迫不及待地朝“颈部热水袋”里注满了热水,然后套到了脖子上。没想到,它还真管用,颈部马上变得暖乎乎的。而且这个水袋既柔软舒服,又大小合适,戴着它工作,一点都不碍事。
15更妙的是晚上还可以拿它当热枕头用,这样,天冷时,我便再也不用担心睡觉时颈部受凉了。
16我打电话给母亲,夸赞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大发明家”,“这个发明都可以申请专利啦”。母亲则淡淡地回应道:“大字不识一个,哪能当什么发明家,我只想不让你被颈椎病折磨着,它痛在你身上,也痛在娘心上呀。”
17听着母亲的话,想到母亲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我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母亲寄来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颈上爱”呀。
18原来,在这个世上,关心和在乎我们身上一疼一痛,并竭力设法帮我们驱除它们的人,唯有母亲。 (作者:徐立新,原文有删减)
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标题有何妙处?
2.文章主要写母亲对“我”的牵挂与关爱,第①②段为什么要写“我”患上了颈椎病?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文中1213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何作用?
5.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揭示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2.第①②段写“我”患上了颈椎病,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为下文写母亲为“我”做颈部热水袋做铺垫。
3.这一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交代了母亲对“我”说的话的反应,为下文埋下伏笔,自然引出下文母亲费尽周折为“我”做颈部热水袋的事。
4.插叙,交代了母亲经历种种波折为“我”做热水袋的经过,充实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更加吸引读者,同时也突出了文章中心,表现了母亲对为“我”深深的爱。
5.结构上:总结全文,点题;内容上:最后一段写唯有母亲是最牵挂、关爱我们并为我们无私付出的人,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命题老师:合肥寿春中学 王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