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成,宿州市第三中学高二文(2)班学生,学校记者站学生记者,热爱文学创作,有文刊登于本报。
梦痕依旧
一束阳光可以通过那颗水滴折射出七色阳光,从而散发出它的热情、它的热度,阳光拥有那份它需要的勇气。
我们享受的是无谓的生活,没有太多伤痕,却有的是淡淡的忧伤,这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青春带给了我什么?是那份伤害,还是那种不振、那种冷淡?我不敢再往回想了,我害怕忆起,忆起那些我不愿意忆起的。
安妮宝贝说:“如果一个女孩抬头看天,那并不是因为她在寻找什么。而是因为她孤独。”天下究竟可以容得下多少孤独人的眼泪?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我不曾拥有它,因为,我有很多知己。
自己爱做梦,梦想自己的未来。
梦深处,是自己压抑太久的那份冲动在作祟,那份对生活美好的渴望在悄悄蔓延。梦里,青春的路上,处处是看似微小却足以绊倒我们的石子。只有不带一丝的畏惧,我们才有可能驶出这一片不忍再顾望的海域。
这,是命运,不想再谈那些所谓的梦境了,因为它再美丽也只是一个易碎的梦罢了。自己珍藏于心灵的某个角落就足够了,不能因为它而在青春的航线上停留。我要的是理想而不是幻想,要的是激情而不是娇情。我们谈不上信念,但至少我们在为某样东西奋斗着。不要让那些年幼时的幻想留下丝毫的痕迹。
依旧是花样的年华,伤痕就让时间去抚平,眼泪就让时间去拭干,伤感就让时间去遗忘,我们不需要忧伤,我们不需要回忆。
这是一个季节的轮回,一个如此艰辛的轮回,但我们的生命还是需要在无数个轮回中走过的。因为面对世界,我们渺小且无能为力。
为了忘记那些过去,我先浪迹远方。然而雪梦依旧永恒,蝶舞翩翩依旧忘不了那雪融化的季节。
这一切只是我心灵的轨迹、青春的释放。
梦无痕,随风逝,青春依旧。
我是芦苇,您是根
母亲刚怀上我,便查出有心脏病,医生建议打胎,母亲摇头说不,她用生命做赌注,给了我新生。
一岁那一年,清贫的生活使母亲奶水不足,每天她抱着我到邻村找人喂奶。
两岁那年,我常常尿湿被褥,母亲不厌其烦地为我换洗。
三岁那年的一个深夜,我突然发高烧,母亲抱着我一口气跑到镇卫生院,那是三公里崎岖不平的路啊。
四岁那年,我偷拿别人的东西,遭到母亲的一顿打,打得毫不留情。
五岁那年,母亲为一个上门讨饭的老人煮了俩个鸡蛋。母亲说:“孩子,人有难处时帮一把,心里踏实。”
六岁那年,我的脸被火烫伤,一位老医生说要用一种昆虫卵做药引。此物多生于高高的树梢,寒冬腊月,母亲持一根竹竿出门了。回来时,脸上有几道血痕,手中紧紧攥着一把药引。
七岁那年的冬天格外冷,母亲硬要亲手为我织毛衣,她说:“自己织的毛衣厚实、暖和。”也就在那个冬季,因为寒冷和劳累,母亲落下了病根。
八岁那年,我调皮贪玩,两门功课不及格,母亲并没有骂我,只说了一句:“以后好好学。”
九岁时,母亲为了给我送伞,差点被汽车撞伤。
十岁时,我到离家20公里外的学校读书,每逢周末,母亲瘦弱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校园,为我送钱。
十一岁时,母亲开始让别人为我捎钱,她怕自己的样子让我在同学面前难堪。
十二岁时,母亲为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哭红了双眼。
十三岁时,我参加中考,母亲站在骄阳似火的考场外等我。
母亲,感谢您在我意志消沉时化身为沙漠中的绿洲,让我看到希望的晨曦。
感谢您在我失败时鼓励我,让我一改颓然,乘着行动之舟向梦想的彼岸驶去。
感谢您阳光般的笑容安慰我心灵的创伤,用无悔的青春书写着不朽的篇章。
感谢您亲切的话语给我前进的动力,让有些动摇的心愈来愈坚定。
感谢您……
您没有阳光般的永恒、大海般的深遂。但是,您有超脱世俗的情——母爱。
母亲,我敬您、爱您。
我想要一缕阳光,您却给了我整个太阳;我想要一滴雨露,您却给了我整个汪洋;我想要一片绿叶,您却给了我整座森林。
母亲,我是芦苇,您是根,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