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职教中心副校长丁士中说
2011年9月19日对于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该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
高兴之余,大家不免觉得身上的担子似乎又重了很多。究竟要怎么样改革才能让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起来?此时,副校长丁士中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本清账”。“过去,我们职业学校底子薄、师资弱,要实训设备没有,要技能型师资也没有,就是‘黑板上开机器’,办的不是真职业教育,现在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必须要回到正轨上来,要办真职业教育。”
办真职教得改革教学模式
丁士中说,直到现在,社会上仍有很多人看不上职业教育,不愿意让孩子上职业学校,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看法上,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啥也学不到。其实,过去由于硬件差、师资弱,职业学校没办法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职业学校就必须认认真真办真职业教育,来扭转社会上的这种看法。
为了办真职业教育,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首先在教学上“动手术”。丁士中介绍说,几年的时间里,该校进行了仔细的课程改革,把过去理论过多的知识压缩再压缩,扩大实践性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多的时间不是在教室里拿着书,而是在实训室里拿着工具,让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做”中求知、在“用”中长知。除了校内的实训外,每隔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参与企业一线的生产,在“做中学,学中做”。该校实训中心如今有一项硬任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下企业,工业民用建筑专业进工地,开展工学融合实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企业,带着答案进课堂。
要想让教学改革顺利推行,专业改革是前提。丁士中告诉记者,过去学校都是“重文轻武”的传统专业,别说没有实训设备,即便是有,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而今,学校立足当地的大中型企业和支柱产业,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及时调整和设置与之匹配的新专业。几年里,该校做大做强了涉煤专业,巩固了原有的工业民用建筑、计算机、电子等专业。
正是有了这些改革,校企合作在该校频频开花结果。现已与三家大中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组建了“新集班”、“大董班”、“健鼎班”等冠名班。
办真职教得改革评价体系
丁士中介绍说,他前两年赴企业回访时,问学校一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月薪是多少时,这位学生叫校长猜一猜。“5000元?”“不是。”“7000元?”“不止。”“难道是一万元?”丁士中将信将疑地问道,学生告诉他,毕业两年的他现在已经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月薪万元以上。这让丁士中很是吃惊。
“这些毕业生你能说他不是优秀的学生,但是在学校要是还拿试卷考他们,或许还真不是‘优秀’的学生”。丁士中说,教学模式的改变就必须要改革原有的评价模式,不能再用老尺子来量新学生了。
为此,该校拓展评价内容、拓宽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现职业工种鉴定考核和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着力推行“双证书”制。此外,该校还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制度,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的学生评价制度,建立企业评价制度及毕业生反馈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及岗位需求,努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
正是有了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该校学生尚未毕业,就能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领,一出校门就被企业“抢”走。现在,十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到该校“回炉”,因为他们知道,“锤炼”之后就能成为煤矿企业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