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安徽出台72条措施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
05版:今日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4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40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走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2-05-16 11:22:54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层学校,是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任,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期我们将带您走进我省一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去看看在那里是如何给老师上课的?

图为蚌埠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给转岗老师培训。

歙县:实践行知思想 传承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追求教育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社会经济背景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情况下,教师教育应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开放竞争的教师教育体系下,应确保教师培养质量。”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王琳如是说。
    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建于1980年。原址在歙县县城原行知小学。1981年9月下迁到歙县桂林镇殷家村。2003年迁回县城原址。建校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校教职工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逐步探索出一条由单一的师训模式扩展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教研、电教的多渠道培训体系。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语音室和远程教育网。各类档案齐全,管理日趋规范,为师训和成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书记告诉记者,学校结合本县教育教学实际,成功举办了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师学历函授培训和基本功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多年来学校一直以“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目标。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该校始终坚持以学习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传承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开拓、求实、创新”的精神,狠抓队伍建设,以教学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拓宽了办学渠道,提高了办学效益,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4年被黄山市教育局授予“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黄山市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实验学校”。2007年荣获县教育局、县人事局授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无为县:“袖珍学校”里的大智慧
    临绣溪,傍墨池,地处无城繁华地段之轴,根生儒家文化遗址之上,昔日的古黉门包蕴了一所方圆不过37亩的“袖珍学校”——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民国十九年(1930年),无为县始办“义务教育师资养成所”一个班,这就是无为师范的前身。2003年12月,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无为师范学校谢幕,成功转轨为“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内设实验初中。从当初简陋的教学条件,到如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全面建设,黉门人始终以“进取、修身、博学、兴校”为校训,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为古黉门今日的辉煌不懈的努力。
    校长季求真告诉记者,如今学校新建了教学综合楼、行政办公楼、教工宿舍等,总建筑面积达25000平方米;高标准地配置了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微机室、视频教室、远程教室、语音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和理化生科学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在全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中率先建立“无为教师教育网”,并配有全套摄、录、编和地面卫星接收设备,直接在英特网上进行视频教学,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并行。
    学校放眼未来,锁定教师远程教育,以“无为教师教育网”的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创立了“校本+远程”的培训新模式。该模式的功能几乎覆盖了教师培训的所有业务。其中远程教育平台还为全县每所中小学校建立了一个网页,为全县每位学员创建一个空间,可以同时满足该县10000多名各级教师网上在线学习的需要。经过二轮培训的探索,国家级远程培训的实践和三轮培训的推广运用,“校本+远程”的模式正日趋成熟,已经为无为县教师再教育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
    “要真正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单单依靠自学成才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特殊功能。”季校长表示,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是为教师服务,理当成为教师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催化者,同时也是教师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共同学习的参与者。要引导教师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引领教师认识到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和创新型的人才;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引领教师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打造全新的自我。
    远山苍苍,濡须泱泱,穿越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历经82年风雨的洗礼,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正携手一日千里的无为教育,一同迈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固镇县: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改进培训方法
□本报记者  苏  锐  李朝全
    固镇县教师进修学校分管校长苗振朗告诉记者,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不同类型的培训,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以效果促培训,以培训促提高,该校今年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对原有的培训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按需施训 注重实效
    培训的实效性是师训工作的生命线。为了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该校加强了需求调查。每个专题培训时学员都要上交两个问题课题,每次开班前都要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员的需求情况及时对教学计划作出调整。今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题是“命好题”,从1999年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以来,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培训已有12个年头,传统的培训模式使部分教师产生了“疲惫”现象,在今年“命好题”专题培训中,根据中小学教师及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结合固镇县实际,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模式,收效很好。如初中教师的集中培训,该校先后聘请了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师大附中的马林、余权龙等在我省有一定影响的教师进行了“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炼”为主题的公共学科培训和以“命好题”为主题内容的各相关学科的业务培训。
校长培训另辟蹊径
    “十五”以来,该校组织了多期校长岗位培训,但模式比较固定,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开展的固镇县中小学校长暨班主任研修班,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采取“集中——挂职——集中——实践”的四阶段培训模式,开创了固镇县校干培训模式的新思路。
    第一阶段县内集中学习,聘请专家来固镇县讲座,该校曾先后邀请了上海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山东昌乐二中的赵庆华校长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来固镇县针对学校管理及校园建设进行专题讲座;第二阶段挂职学习,2011年4月开始,先后选派各乡镇中学、局属单位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各中心小学的校长及城关地区的部分小学校长深入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挂职学习一个月;第三阶段集中研修,7月21日,由张允武局长带队,全县各中学、中心学校的业务副校长及城关地区部分小学校长,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研修,开拓了校长的视野,为各校长科学管理学校,提供了理论保障;第四阶段岗位实践,今年开学,各校就把学习到的经验在本校进行探索、实践,实行教学改革,目前部分学校已经初见成效,如新马桥中学、固镇三中等,在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了符合本校特点的教学方案,并在不断实践中继续完善。
    最后苗校长表示,学校今后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干部培训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教师培训工作,认真规划固镇县的师训工作。努力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培训机构创设平台,校长主动参与的、自主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具有实效的师训工作新局面,努力培训一支高素质、学者型、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