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35中学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病逝,他生前曾向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11月15日,在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上任不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作了一个书面讲话《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特意谈到创新人才问题。
……
今年以来,“创新人才”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因为它成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有教育专家分析“在中国很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能够真正按照学生成长、教育成才的科学规律去办学,没有创新、独特、优秀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焉能有好的大学生?又何能冒出杰出人才?因为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他们的个性被慢慢地磨掉了”。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桐城市第二中学校长 潘承建:思考,辞典解释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而对思维的定义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走进教室,或者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目光呆滞、神情恍惚的样子,更多的时候是无所事事的状况。好像是历经百战已经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又好像是身心都遭受重创而无以为既的样子,学生们学习的辛苦可见一斑。无休止的延长学习时间、无节制的加重学习负担、毫无新意的学习过程的简单重复等,的确让学生们学得被动、勉强和无可奈何。
如果仔细一想,这样的学习,学生们有思考吗?思考作为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作为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首先需要占有大量材料。阅读是获取这些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现在的学生阅读量有多少?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外阅读量不少300万字。为此还编配了课外语文读本,全是精选古今中外的精华名篇,真正是精神宝库中的上乘之经典。可是有多少中学生完成了300万字的阅读量?有多少中学生真正读完了这些读本?也许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现实的状况是,他们没有阅读的时间、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阅读的愿望。那学生每天那么忙忙碌碌的,到底是在忙什么?听课、做作业、考试是基本环节。如果放学以后,学生回到家里,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还有剩余时间,他主动找来一本科普方面的书籍或者一本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和压力地去阅读,他会为书中所介绍的科技成果而兴奋,会为文学描写而震撼,心灵在接受洗礼、净化和升华。这样的阅读就会促使学生思考一些过去所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如果学生回家后,打开的还是教材,就永远不会产生这种愉悦。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岳西县教育局 华德耀: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国内重点小学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学生画一棵圣诞树,这位中国学生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同学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可是当教师要求他创作一幅画时,这位学生却搞了半天无从下笔。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画的好坏,扼杀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过去的美术教学中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局限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评价他们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要看作品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地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只有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他们的作品。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时代的后来人,我们让儿童学习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教育家,而是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素质发展。因此,要落实课堂上的素质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身为教育者,首先应明确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少年儿童,我们教学生学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教育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这就要多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思维表现特点。
“这个我也会”
安庆市小学教师 吴丽春:我们先看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片断”,上课伊始,教师说,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做,今天换一下,你们出题,考考老师,任意说一个数,我准能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顿时活跃起来,纷纷报数。本以为迅速的回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达到预定目的(让学生感到奇怪,继而引导学生探索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我也会。”一个学生私底下在说。虽然声音不大,但还是能被大家听见。教师一愣,但马上反应过来:“这位同学,你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只要把它们(指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看看和能不能被3整除就行了。”学生自豪地说。教师当即表扬了他,但又反问: 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按这种办法判断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猜想……
“这个我也会”说明了学生敢于挑战教师。那教师该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装作没有听到,继续教学,还是一句表扬“哦,你连这个都知道了”,然后言归正传,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呢?都不是。教师没有这样做,他意识到这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好良机,先表扬了学生的“先见之明”,然后调整了原先准备好的教案,让学生来唱主角,这样做一方面尊重了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是个性学生 不是问题学生
池州市中学教师 张树山:“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学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学生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学生塑造成合格的人才。
我班上有个学生是个聪明、贪玩的孩子,但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在下面折纸。这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该怎样教育这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学生呢?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应该先让他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我又想到一句教育家的格言:欣赏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我对教育这个学生心中有数了。我知道他爱折纸,有一天,我就从家里带了一些儿子喜欢的彩纸送给他,笑眯眯地望着他说:“你手工真不错,帮我折几只千纸鹤吧。”我看见了他眼里惊讶的神情。两天过后,他为我折来了千纸鹤,还有小船、衣服……我把作品展示给班上的学生看。大家都小声地评价着: “他的手可真巧呀。”当听到同学们的赞赏时,他一脸灿烂的笑容。
我和他的距离拉近了,我常对他说:“你瞧,你的手工这么出色,你有多聪明啊,只要你在学习上也能聚精会神,你的学习成绩会很棒的。”于是,我有时间常给他讲一些爱迪生、邓亚萍小时候爱学习的故事,还常在课后给他开小灶,他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越学越好,也越来越快乐,越来越乐意为集体争荣誉。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三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