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矢志兴教 育得桃李芬芳 打造无为教育新天地 履职尽责,做新时代教师
06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09年12月02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打造无为教育新天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家贵  发布日期:2009-12-02 09:41:34

        无为是个教育大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75所(不含教学点),教职工近1.1万人,在校学生21万余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全县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一、突出人才战略,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深化改革,优化管理队伍。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管理队伍,增强干部活力。2004年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公开竞聘7名中心校校长,选贤任能。2008年,启动机关内部改革,将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股室正职进行交流轮岗,并合并了3个股室。同年,通过共推公选、严格考核、规范程序,调整完职中领导班子,其中校长10人、副校长21人、中层干部60人。与此同时,整合中心校,将原34所中心校整合为24所,精简管理人员46名。干部调整,优化了人员组合,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将一批德才兼备,能干实事的同志推上了管理岗位。
         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在顺利完成前两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启动了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为配合新一轮继续教育,出台了《无为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推进“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备好课”,使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一体化。县教育局和县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成立专家组,对“集体备课”逐校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全员参与和集体备课质量。同时,在县教师进修学校开设“无为教师教育网”,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包括名家讲座、经典课例及在线研讨的学习平台,交流课改经验。
        二、 突出中心工作,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夯实过程,不断加强教学管理。为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无为县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无为县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高中晚自习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制度,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及备、教、批、辅、考、评、研等教学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和标准,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确保制度落实,夯实教学过程,无为县建立了局机关人员包学区、学校管理人员包年级、年级组包班级、教研组包学科、授课教师包学生“层层包保”的教学工作检查机制,教研组或年级组每周一查,学校每月一查,县教育局则进行开学检查、学期中抽查、学期末教学视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各时段、各环节教学工作的质量。
        强化教研,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在强化教学管理的同时,不断深化教科研工作,开发教学生产力,提高教学水平。在强化教研室、教研组建设的基础上,高中以学科为纽带成立中心备课组,初中以高中学校为领头成立教研片,小学成立了东、南、西、北四个教研片,构建起以县教研室为龙头、教研片为纽带、教研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研网络。这一网络既充分发挥了教研室的引领作用和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又在全县形成了互动、互助、互补的有效机制,人员和经费得到落实,教研工作蓬勃开展。
        三、 突出质量意识,着力构建评价激励机制。
        切实增强质量意识。在每年年初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县教育局都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予以强调,同时,每年度均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周密安排,强化举措,升温加压,旗帜鲜明抓质量。2009年,无为县开展了“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管理、促质量。
    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经过多年探索,无为县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即小学质量监测制度、中考质量分析统计制度、高考目标管理制度。小学阶段,每学期全县统一组织期末质量检测。由县教研室命制试卷、安排考试时间,制定质量分析指导意见,中心校组织实施。质量分析指导意见以学区为单位下发到各校,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初中阶段,除期末质量检测外,重点对初中升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统计,统计项目涉及12项内容,试卷分析覆盖所有学科,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各完职中、初中、中心校。高中阶段,进行高考目标管理,综合考虑生源、师资等情况,为学校预设高考目标,同时设置“高考贡献奖”、“高考进步奖”、“高考学科优胜奖”、“优异和特长学生奖”等奖项,全面评价学校高考成绩。
        虽然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倍加努力,赶超先进,将我县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作者为无为县教育局局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