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文房四宝之乡”的教育灵魂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08版:宣城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1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3月2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11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创新是“文房四宝之乡”的教育灵魂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苏 锐 通讯员 发布日期:2012-03-21 11:17:19

宣城市全面推进教育体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题记:“不能创新就意味着死亡。”管理需要创新,这是一个逐渐被人们接受的理念。争取教育管理的主动权,保持组织适应和应付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必须创新,组织必须创新。
    宣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教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房四宝之中的宣纸、宣笔、徽墨均产于此,更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历史文化名城之美誉。在如此众多头衔和浓厚的文化积淀下,宣城教育还是一如既往的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教育内涵和谐科学发展。
    当前宣城市教育体育工作正处在新起点,面临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宣城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宣标说:“处在新起点,需要我们有新思路;面临新机遇,需要我们有新举措;应对新挑战,需要我们有新对策。” 为此该市进一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争创一流,谱写了许多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独创校车安全新模式
    校车安全新模式是宣城市在破解学生交通安全管理难题方面采取的一个措施。
    “学生安全是天大的事”,宣城市委早就向全市家长许下了这样的承诺。因为几年前,校车安全问题同样困扰着这座城市。据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张宣标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逐步深入,近3年宣城市撤并农村小学111所、初中10所,约有6.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需乘车上下学。其中大部分自发乘坐中小型客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甚至乘坐三轮车、改装车和报废车,这些车辆为当地农民购置并驾驶,存在车况差、超员严重、带病运行和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
    面对这些问题,宣城市找到了药方:疏堵结合,防治并重。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合作,因地制宜,有序管理接送学生的社会车辆,缓解农村学生上学乘车难的矛盾,让道路交通事故远离学生。
    如今,“宣城校车模式”已经得到了认可,被认为是一种利用有限资金缓解区域校车安全的新模式。2011年9月29日,全省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该模式被评为典型;2011年10月31日,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组织召开全省校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宣城做法也受到普遍赞同。
“211”名校走进宣城
    宣城市尚无本科高校的历史将被打破!2011年12月2日,这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在宣城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获教育部正式批准并开工建设,这不仅圆了宣城人民二十多年来的本科院校梦,也将使该市成为继合肥之后全省第二个拥有“211工程”大学的城市。
    宣城市委书记童怀伟表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和市体育中心的开工建设,将使宣城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厚,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科教基础进一步夯实。据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工程总投资约20.2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20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0万㎡,分三期建设。目前校区的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今年1月9日,6层的学生公寓A栋已经结构封顶,此外其他各项工程也都全面开工。
    当前,宣城市正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加速期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期,要实现跨越崛起、富民强市,最根本的支撑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而合肥工业大学的引进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人力资源是最具优势的战略性资源,要加快促进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的跨越,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深入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实现经济总量由小到大、产业层次由低到高的转变,核心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靠创新型人才。唯有加快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才能促进各类人才成长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好的人力和智力支撑。赢得区域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宣城作为皖江示范区重要“一翼”,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型步伐,奋力跨越崛起,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职普协调发展。而生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抓好高中阶段招生就是抓住职教规模发展的关键环节,给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源泉,必将产生“助推器”的作用。教育呼唤理性、社会呼唤公平、招生呼唤规范,宣城人深刻认识到,规范中招行为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该市教育局坚定信念,果断决策,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把全市教育系统的认识统一到市局党委提出的“两个统一”、“两个坚持”、“两个反对”上来,从而为强力规范中招行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在,宣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已形成了新格局。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2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1所,全市现有国家重点和省示范10所,“国优”“省优”学校比例达62.5%。宁国、宣州、广德、绩溪共4所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中专,全市普通中专增至6所,从根本上改变了宣城市普通中专少的局面,形成了学校转型发展的“宣城现象”。新增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3个、示范街道5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个。成功举办全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承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大类比赛并获8个一等奖、团体总分第4名,6名选手在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在全国职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和第八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全国总决赛获70个奖项,其中一等奖7个。
“走出去、请进来”炼就优师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办好高水平的学校,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首先必须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宣城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一直以来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构建覆盖城乡、开放高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突出抓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教育骨干,带动广大教师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该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宣城市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与专家对话,和学者交流,同名校联谊,跟域外接轨”等方式,大力推进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安师大、华东师大等地培训学习。邀请安师大的阮成武教授等专家来宣城开展讲学、授课活动。开展全省特级教师评选推荐、小中高职称评审推荐、第四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实施教师全员培训专题考核。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英特尔培训学习。举办第二期中学校长后备干部培训班、绩效工资培训班、第四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6.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育人能力明显提升。
教体融合共发展
    在宣城,教育局体育局是在一起办公的,1+1大于2,教体融合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目前宣城市已经把群众体育活动打造成一新品牌。在全省率先制定下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所属七个县市区及98个乡镇办事处全部成立体育总会(分会);组队参加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省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省第三届农民篮球赛,取得佳绩;举办第27届迎春长跑比赛、市区直机关职工登山比赛等赛事。承办全国围棋之乡授牌仪式暨首届全国围棋之乡围棋友谊赛,为此宣城市委书记还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等中央媒体专访,围棋成为继文房四宝之后,又一张特色“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
    据悉,宣城市已制定运动项目布局实施办法,完成335名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建立千人体育后备人才库,举办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大会。组织参加省青少年各项比赛获金牌11枚。该市运动员童雪琴代表中国女队参加亚洲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获得冠军;候方晴、后敏芳获全国击剑冠军赛首站女子重剑团体冠军。宣城市教育局还荣获2011年度安徽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
    今后宣城市将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将认真贯彻落实《宣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该市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是宣城市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要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要加强全民健身社会团体建设,认真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在宣城市2012年全市教育体育工作会议上,该市副市长黄敏一再强调突出改革创新,增强教育体育发展活力。要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学校制度四个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宣城市教育体育事业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实现“满堂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