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维权,Are you ready
03版:深度点击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08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08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校园维权,Are you ready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夏 珂  发布日期:2012-03-15 22:09:44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已过了,但是,每年消费投诉发生率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居高不下。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买东西受骗几乎成了一门必修课。有同学戏称:“吃一堑,长一智。”那么,怎样将本属于自己的权益找回?怎样防止上当受骗呢?

校园维权,Are you ready

□安徽师范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夏  珂  刘  婧
  安庆师院本报学生记者记者  袁少庆

  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每天都会在买东西上大笔开销。但在被询问是否在消费中受到权益侵害时,有七成多的受访者表示肯定的答案,而且,他们回忆受骗情景时,无一不义愤填膺。有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消费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令人堪忧, 70%的被访问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太了解甚至是不了解。只有两成多的被访问者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十分了解的人数不足被访问人数的一成。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们成为黑心商家宰割的羔羊。

被侵权的“重灾区”
    小婷是安庆师范学院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大一上学期,她遇到了一位推销英语报纸的人,小婷回忆道:“那位卖报纸的姐姐告诉我,大一就可以报考英语四级,但是,要想取得好成绩,订阅英语报纸还是很有必要的。报纸是按月发放的,她会派专人送到寝室。”在那位亲切的姐姐的极力“劝说”下,小婷和室友们心动了,她们觉得既然有利于考英语四级,而且又可以看看国外的新闻,何乐而不为呢?寝室里四个小姐妹便纷纷报了名、交了钱,这一交便是一学年。在开学的前几个月里,小婷和室友们都收到了报纸,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报纸便杳无音信了。在漫长的等待里,她们给那位联系人发信息、打电话,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这学期开始到现在,报纸更是没有再出现在她们面前。
  安徽师范大学的巩同学告诉记者:“开学初曾经在学校周边电子商店购买过MP4,价格挺便宜的。老板说,若机子有什么毛病可以拿去换。当时觉得店主挺好。但是,买东西嘛,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不到一个月,MP4的按键就不太灵敏了;有时还会出现突然死机的现象;耳机的插孔处,接触不良,使得听歌的时候声音时断时续……最后,实在没招了,我就去了那家店。可是,当店主知道我的来意之后,整个人便突然间不那么热情了,他把我的机子左右看了看,以损坏原因界定不明为由拒绝维修和赔偿。我便和他争执起来,可是店主用他那一口浓重的本地方言说得我实在没有心情继续吵下去了,只能认栽。谁让咱们出门在外求学呢?不是本地人,少一事总比多一事好。”
  有许多女生喜欢网上购物这种新的购物渠道。足不出户、价格便宜又送货上门,这样便捷的形式深受新一代“宅女”们的喜爱。但在被问及是否有过受骗经历时,有79.41%的学生回答得很肯定。安徽工程大学2009级的毛同学表示,她在网上商城买了一套促销的皮肤保健品,但是使用之后,该产品并不具有特效治疗功能。但她记得,当时网页上曾大肆宣扬“无效包退”的口号,抱着试试的心态,她找到该网店店主,要求退货。可是,没想到的是那个人自从第一次联系上以后,就再也不回复任何信息了。拨打的电话号码被称是空号。随后,毛同学找到该商城的客户服务人员,要求从中调停,客户服务人员以购货是毛同学自愿的,某些特权只针对于该商城的会员为由,不予处理。并建议道,如果毛同学确实想退货,那只能到外地找厂家去要求赔偿了。面对这样的答复,毛同学欲哭无泪。

为何大多不愿去维权
  采访中,许多大学生告诉记者,在消费权利受侵害时放弃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权的现象并不为奇,原因有三:太麻烦,白费力,对自己的钱物不够珍惜。不少在校的大学生都是外地人,属于“举目无亲”一族,因此凡事都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另外一些人维权失败甚至遭到恶意报复,给他们留下了负面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钱来自父母,对小的损失大都怀有“无关痛痒”的心态。
  当我们询问“你如果遭遇到了侵权事件,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有79.41%的大学生选择“视侵权程度而定,轻度侵权选择放弃,重度侵权选择采取措施进行维权”;有11.76%的大学生则是抱着“放弃维权,算了吧,吃亏是福”的想法;仅有8.82%的大学生选择“无论侵权程度如何,坚决维权”这种做法。不难看出,在面对侵权事件发生时,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成为了弱势群体,在缺乏相应的处事经验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哪些权利。在遭遇具体的消费侵权行为时,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维权,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在事发之后,他们通常会陷入茫然无助的状态,通常在求助无援的情况下选择息事宁人。

带上“有理有据”这把剑
  怎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其实,方法很简单。大学生们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分子,更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首先,维权不能局限于与经营者的盲目争吵中,而是注意保留证据实实在在根据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权益。调查显示,近89%的大学生购物时,未养成主动向商店索要发票的习惯,11%懂得索要的大学生,拿到凭证后也是随意丢弃。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大学生拿不出证据,在调解、处理中必然要处于“下风”。注意保留消费依据,一旦侵权行为发生,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提请诉讼等一系列维权途径。
  对于喜欢网上购物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安全、可靠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实现购买是再适合不过了,淘宝网的支付宝、拍拍网的财付通等都成为及时维权的有力武器。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要在网吧电脑等公共设备上使用网上支付,在支付时应使用网上银行的安全设备,如U盾、K宝等,最好有一张专属的银行卡,卡内的金额不要过高。在购买自己中意的商品后,要关注交易动态,若没有在指定的时间收到货,应及时与卖家、快递方面联系,避免系统自动交易。
  在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后,首先要做的是掌握好一切有关的证据,如发票等凭证。这可是你购买商品的证据啊。所以,那些不爱收票据的大学生们一定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票据一方面不仅仅是对国家税收的一种贡献,更多的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当你受到权益侵害时,拿着证据与商家理论的话,如果可以协调成功,那就万事大吉;如果交涉不成,那也不要盲目冲动,做些不合理的事情。协商时,最好不要与商家起冲突,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去消费者协会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这个时候,大部分商家会选择私下解决,因为他们在心虚的情况下会选择息事宁人。当然,要是投诉之后事情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法律就是最后一个解决途径了。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教师韩雪松在接受采访时称,大学生是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充满热情也易于感情用事,在购物上也不例外,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但大学生又不该是一个消费弱势群体,他们处于求知深造的优质环境,拥有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的便捷条件,所缺乏的是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和维护权益的积极性。因此,大学生们应该行动起来,由经济、法律等“敏感”专业的学生牵头成立公益组织,宣传、普及消费维权的生活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并争取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消费维权的前列。


 侵权行业图
 侵权事件发生在哪种交易行为上
 购物索要发票习惯
 如何面对侵权
 遭遇侵权事件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