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评选何去何从 图片新闻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0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0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三好学生”评选何去何从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包 诚 发布日期:2012-03-15 20:33:35

    近半个世纪以来,“三好学生”成为几代中国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好学生”的同义语。然而近几年,这项荣誉的评选活动开始引发诸多质疑和思考。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沈鹏在提案中呼吁全国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由此,一场关于“三好学生”评选的存废之争拉开了帷幕。

政协委员建议停评“三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发起提案,建议中小学停止评选“三好学生”。提案中列出四大原因:一是少年阶段,人为分出优劣,不利学生成长;二是家长、学生纷纷送礼,滋生教育腐败;三是小小年纪,学会种种不正当竞争,侵蚀儿童心灵;四是经社会调查,多数教师、家长反对。
  沈鹏认为,评“三好学生”不符合教育规律。“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切还没有定型,我们的教育要让大家都好起来,而不是仅注意突出少数‘尖子’”。这份由沈鹏担任第一提案人的提案得到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支持,新闻出版界别有13位联名参与。
  “此提案中,老詹等亦为联名提案人。网友有何看法?”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在微博上发布此信息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转发九千余次,评论三千七百余条,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普遍关注与热议。

不断变味的“三好学生”

  “三好学生”的称谓及其所代表的荣誉,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都拥有沉甸甸的分量。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时,祝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一经毛泽东提出,很快就被套用进教育方针。1955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的第一条都提到“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自此,“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1963年2月,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学雷锋,争三好”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核心活动。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办法》中规定:对于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在升学和分配上都给予优先选择的机会。2001年1月11日,教育部又在发出的有关通知(教基[2001]1号)中规定:各地在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评选省级“三好学生”的基础上,按当年毕业生万分之一的比例评选并确定的优秀学生,享受普通高等学校的保送生资格。
  从最初的美好祝愿与希冀,到纯粹而实际的荣誉,再到进入重点中学、高校的优势砝码,在“三好学生”评选活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有部分家长、教师、教育专家对其意义及模式产生了质疑。他们提出,“三好学生”的评比弊多于利,而在利益链影响下已经“变味”的“三好学生”评选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好”评选存废之争

  沈鹏等委员关于废止“三好学生”评选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三好”评选陡然间受到重重的口诛笔伐。不过,仍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及教育人士力挺继续开展“三好”评选。
  孙女士是省城一位媒体界人士。她认为,“三好学生”依然有评选的必要。“‘三好学生’这个荣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为众多的中小学生树立了追求进步的标杆,不应该就此废止。”孙女士说,“评选‘三好’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说法太过极端,如此说来,那所有荣誉的评选都是一种差异化的体现,是不是都该一股脑儿地废止呢?”
  有意思的是孙女士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小丰却有着相反的观点。“我支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虽然这是一项荣誉,但它带给我们的却并不仅仅是激励与自豪。”这个刚满10岁的孩子告诉记者,“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就是学校里的老师,给我们班主任打了招呼,让这个同学被评选上了‘三好学生’,我们都很鄙视他。”小丰接下来的话,让他的母亲听后也颇感震惊。“‘三好学生’的评选往往只参照考试成绩这一项标准,很多人为了考到高分而抄袭。评上‘三好学生’的学生可以任意辱骂、欺负那些成绩垫底、永远不可能评上‘三好’的学生,而后者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在学校里很普遍”。
  孙女士与小丰相反的观点代表了当下大多数关于“三好学生”评选存废的争论。支持取消评选的一方认为,现在“三好学生”评选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品行、身体素质等其他标准,而与此项荣誉挂钩的利益链滋生了背后的腐败,并且在学生们的内心埋下了不正当竞争的种子;不赞成的一方表示,“三好学生”存在了这么多年,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这项荣誉评选的目的就是选出优秀学生,鼓励大家向榜样学习,这样有效的激励方法不该轻易放弃。
  “中小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因此需要先进典型和楷模来作为参照,‘三好学生’正具有这样的标杆与榜样作用,树立这样的‘偶像’是必要而且有积极意义的。”六安市中学教师姚菲菲分析说。她同时坦言,目前学习成绩在“三好学生”评选的参考因素中占到较大比重。
  “虽然‘三好学生’选谁最主要还是老师决定,但同学的投票也很重要,所以平时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合肥市长江西路附近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亮告诉记者,他经常会把游戏机、漫画书等一些新鲜好玩的东西与同学们分享,“投票是有技巧的,即使不投给我,只要投给那些基本上没希望评上的同学,在票数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缩小我与尖子生的票数差距。”小亮侃侃而谈。

“三好”评选或需改进

  “现在‘三好学生’评选中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或评选标准只注重学习成绩,或评选过程不是很公平,‘三好学生’成了官员、富商、教职工这些特殊群体子女的专利等。针对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当务之急是去改变和完善,而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这项制度废除,学校还是需要激励制度去激发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的。”一位网友的理性分析引起很多“存废之争”关注者的共鸣。
  3月9日,广东省广州市出台的《2012年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中规定,中考取消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市“优秀共青团员”三个原加分项,对此当地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举手赞成”。
  2月24日,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宣布以“10+N+3”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取代多年以来的“三好学生”评选,其中“10”代表爱心、诚信、乐于助人、勇于面对、自我管理等10项细化后的德智体奖项;“N”指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和进步的奖项;“3”包括育爱杯、钱学森杯和小博士奖,分别根据公德心、爱心表现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和读书数量、读书报告等作为评选依据……
  连日来,部分市针对“三好学生”评选做出的改进尝试备受瞩目,对此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有何动向?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于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省教育厅只负责“三好学生”基础上的“优秀学生”的评比,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目前没有接到教育部的任何文件,也没有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意向。但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赞成“三好学生”与升学加分、保送挂钩,“自2010年起,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呈现,不再直接与高考录取挂钩,不再享受高考成绩加10分投档的政策,也不再享受免试保送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资格”。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三好学生”评选暂时不应取消,但可以考虑改进,“学习好绝不是简单的成绩优秀,应涵盖素质教育的成果,包括实际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思想品德好自然也应覆盖公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公益意识等”。
  “三好学生”这项荣誉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评选的标准是否合理、评选的过程是否公开公正,以及评选的结果是否带有极强的目的性与功利性。这些是取消“三好学生”评选呼声的源头。
  “将荣誉与现实利益脱离,避免功利性与铜臭味,注重评选程序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并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评选标准体系,这样才能使‘三好学生’这项荣誉回归它的本色,发挥其表扬先进、督促落后、激发学生进取心的作用。”安徽农业大学社会学教授俞宁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