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风解密·皖南篇
04版:各地风俗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38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2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38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皖风解密·皖南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2-02-06 10:40:31

——本报学生记者龙年寒假走访安徽各地年俗文化

    “二十四,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至今在皖南地区还流行着这样的传统民谣。随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虽然很多以前的传统习俗没有流传下来,但这都不妨碍皖南各市(县)人民过春节的热情。马鞍山农村的舞狮队依然在每个元宵节走进千家万户,繁昌县在除夕夜每家每户都会做好吃的糍粑……

马鞍山 元宵佳节舞狮会
□本报记者  吴  琼
  学生记者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严  彦
    从小学开始,严彦便生活在马鞍山市区,但因为奶奶和外婆都生活在农村,所以她每年都会回到老家陪老人家一起过年。因此她也得以见到很多在城市中难以见到的景象,舞狮便是其中的一项。
    原来,在马鞍山很多农村地区,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有专门的舞狮队挨家挨户走街串巷送福。远远的敲锣打鼓声传来,伴随着阵阵的鞭炮声,活灵活现、火红火红的大头狮子走进了严彦外婆家所在的村落。只见挨家挨户拿出长长的鞭炮和礼花在门口等待着,一家走过,另外一家立马点起烟火,迎接狮子的到来。这项习俗还一直延续至今。
    除去舞狮,在马鞍山也还有一些别的风俗。每年除夕夜严彦的外婆都会做上一大桌子的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在马鞍山每家每户都力争过上一个净年:为了过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户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扫干净;把门上的旧联、墙上的旧画拆下换新;将要吃的菜该煮的煮、该洗的洗、该装盘的装盘;傍晚将水缸盛满,并煮上满满的一锅年饭(包含第二天吃的)。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不用淘米、不用洗菜,也不用动刀,一整年都会吉祥如意。

芜湖 糍粑伴你过除夕
□本报记者  吴  琼
  学生记者  繁昌县第二中学  陈  鑫
    这个新年的除夕夜,陈鑫在家做了一回“小大人”,上了高中后他才真正开始关心家里的大小事情。在繁昌县,每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必做上新鲜的糍粑,用糯米等材料制成,最后放在饭面上蒸熟。陈鑫虽没有亲手做,但是却亲眼一步步看着一粒粒的白米在奶奶手中成为好吃的糍粑。
    除此之外,在陈鑫家那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风俗,那就是大年初一不可扫地。所谓财气不能外漏,只能由外往内而不可由内而外。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即使家里再脏再乱,也不可乱动扫帚。另外初一开始外出拜年,无论去谁家必定在包内装上两条糕,所谓步步高升。
    其实一旦进入腊月,芜湖地区的农家便开始宰杀禽畜腌制腊肉,熬糖稀做炒米糖,打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腊月十七日,掸除室内外尘灰,擦洗门窗玻璃,俗称“掸尘”,除“晦气”。腊月二十三日,做“送灶”粑粑。祈求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夜前要贴春联、年画、挂中堂、灯笼,以示辞旧迎新。一些人家还要到土地庙烧香,祈求平安。

宣城 吃货特别多
□本报记者  吴  琼
  学生记者  宣城市水阳初级中学  张婷婷
    宁国山核桃、水阳鸭脚包……宣城特产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宣城,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特产外,在春节,家家户户还都得做上自己独特的“吃货”。
    从腊月二十开始,张婷婷的妈妈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必须要先准备好新年的糖。做这个糖也很有讲究,要先将米炒好,再配以甘蔗、红薯等熬制的糖浆,然后放在大竹盆中附上塑料用脚碾平,最后再切成块,自己切制的蜜糖往往酥脆而有口感,甜而不腻。
    在宣城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初一到初三都不可用剪刀,就是连针都不能用。为了防止小孩子乱说话,家长还会拿糙纸磨小孩的嘴巴,张婷婷也不可避免的享受了此项“权利”。

池州 到佛地喝八宝粥
□本报记者  吴  琼
  学生记者  石台县丁香中学  刘俊建
    要说池州地区的过年风俗,自然与九华山这个佛教圣地紧紧挂钩。“腊八粥”就是当地过年习俗的代表,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圆、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也成为当地居民必做的一件事。
    除夕夜,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或附近寺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
    在过年的这几天中,在池州也有许多忌讳的事。例如从初一到初七,洗脸水不能往外倒,意思是肥水不外流!三十晚上要煮(炒)好从初一到初七的饭菜,这几天只能是“回生”,而不能“下生”的。

铜陵 粑粑会等你来参与
□本报记者 谷风整理
    在铜陵地区的农村里,自清朝时期起就有在每年的正月初八这一天举办粑粑会的习俗,粑粑会是春节期间一项重点的庆祝活动,其规模之隆重、场面之热闹,一点也不亚于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规模和场面,至今还在这个地区的一些乡村里沿袭着。
    粑粑会,又称粑粑宴,就是一场以各种粑粑为主要食品的盛大宴会。粑粑的种类很多,有用纯糯米粉做成的糯米粑粑;有用山芋淀粉做成的山芋粑粑;有用藕擦碎后做成的藕粑粑,还有用萝卜丝加面粉做成的萝卜粑粑以及用各种蔬菜加面粉做成的蔬菜粑粑等。
    正月初八的这一天是全村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一起,他们的手里还拿着一只碗和一双筷子。待各家各户的粑粑、圆子等食品全部摆齐了以后,由村子里的一名长者宣布粑粑会开始,接着便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鞭炮放过之后,大人们首先将那些猴急的孩子们手中的小碗夹满各种粑粑和圆子,然后再取出各自的粑粑敬给年长者,并说上一些祝福之类的话语,整个粑粑会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

黄山 热热闹闹过大年
□本报记者 谷风整理
    谚云“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现在徽州人的除夕夜,城市居民很多也会选择在酒店里吃年夜饭,而农村里则还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动手,一定要摆上十几二十个菜,这才是重面子的徽州人。
    在大年初一,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焚香祭拜,,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天翼同步课堂
把老师请回家
    安徽电信为学生家庭提供包含学习类教育元素的、以家庭光速宽带为基础的一体化方案,其中的ITV业务,家长可以把课堂搬进家里,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听名师讲课。
    跟观看其他教育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是,这些名师课堂经过安徽电信的精心筛选,孩子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回放,寓教于乐,效果良好。安徽电信特邀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坛新星等省内名师自主录制优质教育课件,全力打造名师教育精品宽带应用,伴随孩子从0至18岁学习、成长全过程 。
    当然,家长也可以通过高速宽带自己收看精彩的ITV节目,同时让孩子通过同一网络登录阳光教育网站进行学习。阳光教育平台是安徽电信和科大讯飞合作开发的融“我的班级”、“家校互动”、“智能英语”、“洪恩教育”、“电子书包” 等资源为一体的教育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学生和家长通过家校互动获取学校和班级的通知、考试成绩、作业布置等信息,并通过班级网站展示学生才艺特长,提升学习兴趣;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如智能英语等同步课堂的在线学习,巩固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学生家庭的学习、娱乐两不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