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进安徽少儿出版社
为纪念国际儿童日,11月19日,本报组织学生记者走进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实地感受出版社的工作环境,了解少儿图书,寻访童年时的图书记忆。
19日上午,雪后阳光明媚,本报编辑、记者与学生记者一行10人到合肥市天鹅湖旁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展示大厅,一摞摞图书摆在那里,都是市场上热卖的儿童读物,有漫画,有故事集,学生记者围着图书不停地翻阅,李东东说:“有的图书我小时候就看过,在这里看到真亲切。”
据该社负责人介绍,该社每年出版图书数百种,它们大多都伴随着青少年一起成长,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少年时期。夸张点说,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受过该社的关怀,都读过该社出版的书籍。
紧接着,在该负责人的带领下,学生记者参观了编辑部、照排室和期刊中心。学生记者们感叹:终于知道自己读的书是怎么出来的了。参观完后,学生记者一行到该社社长办公室,就读书、童年及梦想等话题采访了社长张克文。
阅读经典,珍惜儿时的梦想
——本报学生记者对话安徽少儿出版社张克文社长
本报学生记者 李兆欣 戴宁 彭庆 刘雨佳 李东东 许汝珍
学生记者:张社长,您好!今天来这里采访,我们非常高兴,也大致了解我们看的书是怎么出版的。我们看到少儿社的宗旨是“心存孩子,面向未来”,您能跟我们具体解释下这句话么?
张克文:这八个字是少儿社10周年庆时,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老先生给我们题的词,它是少儿社奋斗的目标。少儿社作为专业的少儿出版机构,理应“心存孩子”,为了孩子出书、出好书,为了培养出祖国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出版社责任重大,要不断提供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所以还要“面向未来”。
学生记者:您觉得我们青少年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张克文:现在的媒体发展得很迅速,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阅读的核心是不变的。适合少年儿童的书籍有很多,尤其是一些经典名著,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当你读了一流的作品后,你最差也能读出二流的思想。但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新时代下的产物,我也要关注。譬如IT界的,还有那些财富英雄。总之,是很多元的。
学生记者:张社长,在您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书?
张克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是青少年时代读的最多的书,每读一次,感受都更深一次。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英雄不是真正的英雄。”看了这些后,就觉得没有困难是过不去的,只要心中有梦想,一直坚持不懈,定能成功。
学生记者:张社长,在您的童年时期,对读书有哪些记忆?
张克文:我的童年其实只有两本书,一是课本,还有就是大自然。我的老家在农村,那时候根本看不到课外书,只好在课本里找好玩的故事。而生在农村,又给我们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阅读大自然,自由自在,欢乐时光,跟鸟学唱歌,跟鱼学游泳,那样的童年时光,你们是很难了解的。
学生记者:张社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一个请求,给现在的孩子一些建议吧。
张克文:建议不敢当啊。就我自己的经验说两句吧。孩童时期,一定要阅读经典作品,只有这些永不过时的经典,才能成就一个人;还有就是一定要有梦想,坚持梦想,不要因为自己儿时的梦单薄,就退却。就是一句话,阅读经典,珍惜儿时的梦想。
编辑给学生记者介绍“魔方书”
学生记者对话社长张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