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霍山文峰学校首届高考大捷的背后
6月24日是2011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第一次参加高考的霍山文峰学校,406人参加考试,达本科线142人,其中一本24人、二本75人、三本43人。
当这一成绩揭晓后,仅有三十多万人口的霍山县沸腾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在传递着这惊人的消息,霍山文峰学校再次成为舆论聚焦的“风口”。
人们不禁要问,一所创办仅仅六年,生源质量很差、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民办学校,缘何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有何奥妙?
走进校园,直面校长刘彬和他的同事们,记者的心结逐个解开——
“没有特别的秘诀,得益于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得益于家长的信任,得益于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日渐形成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刘彬开门见山,一脸的认真。
“文峰”模式:办大众化精品教育
道路,是探索者的道路;脚印,是开拓者的脚印。
探索者的前面一定有坎坷,开拓者的身后总是鲜花争艳。
霍山文峰学校(以下简称“文峰”)创办于2005年,现有两个校区,101个教学班,5700余名学生,教职工480多人,学校占地260亩,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民办寄宿制学校。
在创办之初,以刘彬为首的—班人深知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注重办学品位和特色建设,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要领导学校,首先得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为此,他们多次组织到名校考察、到先进地区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一个具有“文峰”特色的办学模式呼之欲出。
秉承科学化管理、重人文教育、建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治校”、“创新立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的发展战略;实现全封闭、军事化、公寓式管理模式;创办规范加特色,培养合格加特长;建立“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为核心的“双分教学体系,以“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为核心的德育体系,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争取“让每一名学生成功”的教育理想……
刘彬认为,“办教育者,首先要懂得教育,更要热爱教育”。“文峰”追求的是“办真正的教育,办大众化的精品教育,要的是百年品牌教育”。“‘文峰’的兴教理想既摈弃了传统公办教育的层层束缚施展不开身手的弊病,以及部分私立教育唯利是图的狭隘,同时更加注重借鉴以上二者的合理属性即平衡学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文峰”办“大众化教育”是相对于“贵族教育”而言的,它的特点是:从大众观点出发,为大众服务;办学模式大众化,让大众更多参与、理解、接受和支持;经济上能够接受。而“精品教育”就是教育环境精美、师资精良、服务精心、管理精细,包含着先进的办学模式、完善的管理体系、科学的教育理念等。
走进“文峰”,你能深切地感受到浓郁的育人氛围,触摸到“砰砰”跳动的活力脉搏,嗅到包容、和谐与热情。
“文峰”特色:让留守未成年人找到了“家”
特色是目标,更是方向,方向比成绩更重要。
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未成年人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记者在“文峰”欣喜地发现,一个个留守未成年人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一批批留守未成年人正在学会自强、自立和自育。
据了解,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文峰”五千七百多名学生中,90%是留守未成年人。那么多外出务工人员之所以放心的把孩子送到“文峰”读书,正是因为出于对该校特殊教育模式的信赖。
“留守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我们将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作为一个新课题来研究,并逐步形成了‘文峰’的办学特色”。刘彬介绍说,这项工作由学校德育处、后勤处、年级组、班主任齐抓共管,形成了教育网络。同时,以团委、少先队大队部为牵头,以生活教师、辅导员为核心,全方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建立留守未成年人档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从生活上、情感上和学习上给予特殊关怀,并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在物质上给予资助。通过教育中关爱、管理中倾斜,让留守未成年人尽情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并找到“家”的归属感,从而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采访中,许多学生说,老师待我们像父母一样亲,每逢周末,班主任和值日老师对回家的同学逐个登记,护送上车。回家后,一个个随访电话打来问平安、问学习、问生活。没回家的同学,学校领导、班主任、生活老师组成留守的“亲情之家”,全力帮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的“文峰”,每个班都开设了班图书馆,作文类、名著类、科学类、刊物类、感悟类各类书籍分门别类,一应俱全,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翻开学生成长记录袋,一个个成长档案清晰明了,自办的报纸图文并茂,那是学生们锻炼才智的学园。运动场上各种体育设施齐备,是学生健体强身的乐园。在“文峰”,教师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活动,学生们的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委屈有处诉、情感有处寄托,已然成为留守未成年人温馨的家园。正是这一特色模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教师都领略到教育的趣味,让每个家长都享受到孩子成长的快乐。
“文峰”理念:以人为本 生态育人
理念,是照亮行动的灯塔。
行为,是将理念落到实处,并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文峰”崇尚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生态育人”。对此,刘彬坦言,在学校管理中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激活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让学校的各项工作惠及每位师生,才能让学校不断发展上台阶;而“生态育人”即全方位育人,不放弃每个人,让每个人成长成才。
这一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学校“以师为本”、教师“以生为本”,全面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重点是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从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入手,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着力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眼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眼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志向、学习的机会、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在“文峰”的课堂里,教师没有讲台,教室里都放置了三面黑板,完全开放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站在新课改的前沿,搞有效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是靠教师的的专业素养。为此,“文峰”制订了“提升教师素质,聚焦课堂,聚焦学生”的实施策略,确定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推进模式,并制订了15项具体细则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他们把教师当作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决定要素,倾力去打造一支乐业、敬业、勤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而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起来。
在这样的氛围里,该校的教师在班里、在教学中找到了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的“抓手”,不做教书匠、要成为研究性教育者已成为全体教师的追求。毫无疑问,教师发展,学生受益。在教师找到教育理想、实现价值追求的同时,也在根本上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并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而为了真正实现“以生为本”,“文峰”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确定以开发人力资源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刘彬告诉记者,面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校明确提出了“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重要目标,从而实现“我的校园我维护,我的班级我管理,我的人生我把握”的办学方向。
“以师为本”,“文峰”实实在在地在做;“以生为本”,“文峰”实实在在地在做。实践证明,这就是“文峰”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法宝。
就在记者采访时,霍山县2011年中考成绩出炉,“文峰”700分以上44人,达省、市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定向线620分以上319人,达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统招线670分以上134人,学生魏彦冰以总分754分获霍山县中考第一名,这已是“文峰”第六次位居全县中考第一。
也就在记者采访时,合肥市第42中学学生王丽丽(化名)中考619分,在爸妈带领下,选择“文峰”高一就读。还有金安区、裕安区、金寨县、舒城县的……
已超出一本46分的储慧玲激动地说:“感谢母校三年免收学费,更感谢母校让我圆了大学梦。”今年双双考入一本的田晓苗、田晓禾,入学时分数分别607分、622分,高考562分、575分,其父母逢人就说“感谢‘文峰’,选择‘文峰’是正确的”。
“我相信‘文峰’给了我孩子最大的帮助,孩子迷恋游戏机的毛病终于戒了,我相信孩子在八(3)班中生活和学习会更好。”摘自一位从六安市转学到“文峰”的留守未成年人的父亲留言。
“这里确实是一方育人的沃土,也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平台,只要你有发展的愿望,学校都会全力支持。”青年教师陶裕以自身成长的经历诠释了“文峰”“以师为本”的内涵。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韩立福教授到“文峰”听课后特别指出:“作为霍山县参与研究的‘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的国家级课题,霍山文峰学校率先推行并已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的角色转型、理念构建,教学方式转变等已经到位,并有了新的突破,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摘录下这些话,就是想从这些肺腑之言中更加真实地感受文峰人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并试图从中找出某种特别的经验,得到一些启发。
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走进霍山文峰学校,只是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每次感觉她都在变。一句话,她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副厅长金燕视察“文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韩立福教授亲临“文峰”指导有效教学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阚智、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方忻悟在县教育局局长杨奉先陪同下到“文峰”听课
我的课堂我做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孙立广教授给作科普报告
校运动会开幕式上学生的太极扇表演
有趣的化学实验
校园文化节文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