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活动平台 彰显党建特色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
02版:先锋组织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26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1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267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程榕娟 陈挚 发布日期:2011-06-29 11:12:39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安徽青年科技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在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的办公楼里,墙上一张张荣誉奖章绕花了记者的眼睛。据了解,近五年来,该院党支部所取得成绩不局限于此,八人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项,三人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四项,成功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一项等。
    据了解,该党支部是以分析化学、化学教学论、化工及应用化学教研室教师为主体的基层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其中13人为博士。在这一系列的荣誉背后,是全体党员抱成团,克服各种困难,潜心钻研,不断摸索的付出。
老带新  齐步走
    该党支部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科研困难,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困惑,如怎样提高老教师发文章的质量、年轻的教师怎样入行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党员教师们。
    后来,党支部发现党员教师的年龄分布很有层次,于是根据年龄分成三个梯队:45周岁以上的为第一梯队;36周岁~45周岁的为第二梯队,这个梯队在党支部中发挥骨干作用;36周岁以下的为第三梯队。并由此形成了青年导师制,即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
    分析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王广凤是青年导师制的受益者。在早期,经费、课题、实验室、仪器全部没有,王广凤就跟着她的导师方宾教授学习,进行随堂听课;课后,方宾主动和王广凤交流,帮她解决疑难困惑,方宾做实验的时候也会把她带上。方宾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中还提醒她做人做事的道理。有时候做实验失败了,感觉到气馁,方宾都会鼓励她,叫她不要着急,最后总会出成果的。当谈到方宾对自己的帮助时,王广凤动情地说:“我始终记得方老师跟我说的一句话:上了这个船就要用力划桨,不然你就要落后。”
    在这种“传,帮,带”特色机制下,分析化学教研室的方宾、王广凤、阚显文参与的“生物电化学与分析应用”获得了2008年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王广凤获“安徽师范大学教坛新星”的荣誉称号。
    该党支部书记高峰表示,在青年导师制的指导下,很多教师都是经过党支部领导的指导获得了科研的成功和课题的成功申请,党员教工们互帮互助,有经验的、拿过基金的帮助新的教师。院里每年还会组织教师对项目基金进行审查,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课题和实验。
谋创新  育英才
    恪守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全员育人理念,党支部在教书育人方面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关爱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2006年,学院党委倡议党员缴纳特别党费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教工第二党支部积极响应,共捐款2550元,专门资助了2004级学生陈秀梅三年,帮助她顺利考上研究生。在2009年和2010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党支部积极响应学院倡议,资助困难学生,踊跃捐款4100元。关爱学生和尊师重教相得益彰,形成了良好的助学气氛。
    党员教师克服教学、科研任务重等困难,热心学院集体工作,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教学技能大赛的训练,积极参加学院的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作和化工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学生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团结互助意识。
    为培养创新人才,学院党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了给学有余力、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学院在2010级新生中开设了化学实验班。党员在实验班的建设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为了上好实验班学生的课,及时查阅文献,紧跟学科前沿与动态,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探索教学模式,力推双语教学;牺牲个人时间,与学生促膝谈心,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科研实验平台。

    组织点评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所捧回的各项奖章和荣誉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是团结协作的胜利。要知道,搞好一个团队的建设远比单个人的发展难得多,而该党支部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一切为了科研,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除此,每个党员间的互帮互助,通过传、帮、带共同致力于教学研究,充分体现出老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以及新党员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和优良品质。
    □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李  忠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