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
聆听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声
编前:8年前,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最大的基建项目——“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其间,安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撤点并校,资源整合,寄宿制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8年过去了,寄宿制学校给农村孩子带来了哪些实惠?对农村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近日,记者来到一些寄宿制学校中间,切身感受了寄宿制学校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革。
农村寄宿制办学 给足阳光才灿烂
□本报记者 薛 晨
地处万山丛中的歙县三阳学校,如同该县近四十所农村中心学校一样,属于半寄宿制农村学校。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校一至九年级共有学生1027人,其中住校生约占50%。
三阳学校教师洪波介绍说,撤并教学点,采用集优化办学,从某种意义上确实促进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学生角度看,学校为偏远“山区”学生提供住宿条件,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实惠。从2009年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收取寄宿生的住宿费。国家还对一些贫困住校生,发放了生活补助(小学生每年750元,中学生1000元),以减轻其生活负担。“路少走了,吃饭有食堂,居住有寝室,电话免费打,水、电不花钱,实惠的寄宿制生活,让农村寄宿制学生感受到了‘家’的缕缕春光。”
但他又说,采取寄宿制办学虽然为农村儿童开了一扇亮窗,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从教师、学校角度看,因经费、管理等因素制约,持反对意见者亦不在少数。对于寄宿制学生的早晚自习与宿舍管理方面所需的津贴,除临时工外一般都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支出。对于教师来说,实行寄宿制增加了管理难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负担,还影响到了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
尽管办学困难重重,但却无法排除或抑制其生存,否则就会影响农村学校的生源。洪老师告诉记者,基于这点,不少农村学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三阳学校为例,食堂有“油水”,就采取承包形式,解决了吃饭问题;教师吃紧,就采取聘用临时工进行缓解。为了促进寄宿制学生的常规管理,三阳学校还开展了叠被子、优秀宿舍评比、“我爱我家”征文比赛、防护演练赛等活动。
在洪老师看来,不同于教师教书,有教学参考资料,有名师的教育指点,还有这样或那样的教学公开课、观摩课,外出交流考察的机会。农村寄宿制的日常管理缺乏深入探讨交流的“管理员”,他们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寄宿制学生在农村学校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不能忽视其管理工作。做好这一点,也只达到了首要的最低层面。”
寄宿制学校管理手段需创新
□本报记者 付彦成 戴 燕
肥东县杨塘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近些年,学生家长忙于生计多外出务工,留守学生成为农村学校的主体,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没有实施寄宿制以前,这些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举止失范,常有学生旷课到附近网吧事件发生,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受周边私立学校争生源的影响,学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数量也不够稳定。校长施军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为了管理好寄宿学生,提升学习教育教学质量,重塑学校风采,杨塘中学在探索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的路子。
首先,学校把安全保卫从总务后勤中剥离出来,专设安全保卫处,设置了安全工作各级负责制,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校长、工会主席、门卫人员、班主任、年级组长、行政值日人员组成的立体校园安全体系。
其次,学校利用校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守纪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实行寄宿制以来,未发生一起事故。
再次,学校通过调整门卫岗位,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明确责任,要求其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实现学校大门、教学区的学生出入严格登记,实现学校的全封闭管理,培养学生的遵纪守规意识。在强化门卫管理的同时,在坚持班主任、教师早读、晚自习值班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新的行政人员值日制度,每天三人值班,负责门卫考则、教师考勤、午休秩序维持、晚读晚自习巡查及晚间巡逻,形成全天候寄宿管理。
最后,因学生在学校食宿,学校在学生寝室里有专门的生活辅导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就寝,不打扰他人,尊重他人,有集体意识。在食堂里,学校安排有值日领导巡视,教育学生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现在,学校的这些细致入微的做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及各职能部门的多次褒扬,赢得了周边群众的良好口碑,学校的形象得以重塑,出现部分学生返流的现象。
施校长结合学校工作的开展情况,也谈到了当期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一些问题。杨塘中学作为寄宿制农村中学,学生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的年龄小,涉世不深,明辨是非的能力欠缺,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性格品德还在形成中,社会上各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如暴力游戏、网吧、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依然存在并真实的影响着在校学生。寄宿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监管,为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寄宿制学校依旧“在路上”
□本报记者 苏 锐 张 辉
近年来,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加速推进,许多被撤并学校的学生大量涌进了中心校和规模较大的学校,形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这是一种新的办学方式,与初中大学寄宿制学校相比,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年龄更小,自理能力更低,自我约束能力更差。因此如何对农村寄宿制小学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潜山县天柱山中心小学校长崔建生,结合自己多年在农村寄宿营制小学任教的经验,向记者简要的介绍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崔校长认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新建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孩子寄宿的食、宿硬件条件。对今后全面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实行集中优质办学,以及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等工作,做了一些必要的物质准备。
虽然寄宿制有很多优点,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我认为十年的寄宿制学校建设,还只是仅仅完成了基本的硬件建设,仅仅只是确立了一个方向性的大致框架,亟待完善以相关衔接和经费投入等为主的配套政策,向全面的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建设目标努力。其次,这种初级的阶段性的寄宿制工程,已经带来了经费、人员上的保障不足和管理及教育上的一系列问题。学校实行寄宿制,除了新建食堂宿舍,还有许多的比如锅炉、床铺等设施设备需要购置,水电煤等开销必然大幅增加,相关编制也需要补足,工作日的24小时管理、孩子生活心理情感及学习的疏导教育等等,需要在政策上对寄宿制学校经费和编制的标准予以必要的调整,需要探索建立关爱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成长的机制。并且,还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范围。再就是,我认为农村中小学发展的最终方向应该是,每个乡镇建设好标准化初中、小学、中心幼儿园各一所,大的行政村设一所小型幼儿园,以政府校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种方式,会以相对最少的资源实现最优质的教育。”崔校长觉得目前寄宿制学校要想不断完善还须任重道远。
用爱心构筑儿童乐园
□本报记者 苏 锐 吴雄峰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劳务输出使家庭中儿童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的出现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原本由家庭分担的照顾、教育子女的职能正在向学校转移。庐江县白湖镇初级中学校长宋丰友告诉记者,在很多场合农村小学寄宿制被当作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剂良方。“近些年,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管理难,教育难,这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我们学校也不例外,留守学生所占比重逐年增长。截至2010年9月,在籍生1470人,留守学生633人,约为总数的43%。”
以前寄宿制学校里老师为了看管好学生而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活动都在一套规定好的模式之内。每天要上晚自习做作业,没有娱乐活动;晚上睡觉不能说话、不能外出等等,这些都让学生觉得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学生对校园外世界的了解受到限制,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和条件补充更多课外知识,有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发育也受到了负面影响。
宋校长觉得,搞好留守学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正常成长,关系到学校全盘工作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这些家庭的幸福稳定,甚至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于是白湖镇“留守儿童之家”于2010年3月下旬挂牌成立。自此,“留守儿童之家”既成为学校留守学生活动中心,也成了学校关爱留守学生教育工程建设的职能部门,担负起全校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管理重任。“留守儿童之家”自成立以来,带领全体教职工,大力推广学校留守学生教育课题成果,积极探索和借鉴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举措,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给留守学生以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努力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给留守未成年人一个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付彦成 吴雄峰
在农村职业学校,留守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有些班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常年不在家。为了让这些学生安心学习,石台县职教中心团委积极组织实施了“留守学生关爱计划”,通过座谈会和家庭访问等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为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学习方法,解决生活困难,组织课外活动,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想方设法,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些留守学生中,大部分是学困生,石台县职教中心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主动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结对,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上鼓励引导,生活上关心爱护,以一片真诚和爱心感动他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大显身手,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对他们的兴趣给予充分的肯定,抓住机会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树立起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在学校的关怀和培养下,学校留守学生群体得到了健康成长,后进生也在学校和老师的帮教下成功转化,走上升学和就业之路。
义教将实施“体艺2+1” 安徽准备好了吗
□本报记者 三 水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政策:“体艺2+1”将成为义务教育规定动作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体育、艺术2+1项目”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通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精选体育、艺术项目,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实施办法。各中小学校要根据本校音体美师资条件、教学设备条件以及体育传统、艺术特色,确定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艺术项目,供学生学习和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育、艺术2+1项目”的认定标准和评定办法,要简易可行,有利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据了解,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是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参加科学健康、生动活泼的体育和艺术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下转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