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秦雪莹:一路曲折终达巅峰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雪莹 徐徐 发布日期:2024-09-23 10:53:02 |
》》》“学霸”小档案
秦雪莹
利辛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毕业生
现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
逆袭之路,只有走过的人才可有权置喙;沉没时刻,唯有放空思想方能绝处逢生。在大路上直线行驶,众人皆知那是最轻松的通道,通往前方金光灿烂的世界;可我的路,千岩万转路不定,曲折迷茫未可知,我难道就要放弃?绝不!
危机初显——盛名后的泡沫破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想当日,高二时参加高考即一举成名,破格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创班录取,身边人惊叹声不绝于耳,何其盛也!那时的我,自我肯定膨胀到了极点,从小到大成绩优异,中考、高考一以贯之,让我对高中以来成绩不再稳定的危机苗头自我安慰,乃至视而不见。
什么叫作好学生呢?在我看来,无非是在成绩的标准量尺之外,更多了老师的认可、家长的艳羡罢了,就好像非要在满分的试卷结尾满满当当地做完三道附加题,每道题还附赠两种不同解法。
当时是一轮复习奠定大框架的关键时刻,我却整日思索去留,是选择中国科大少创班还是再奋斗一年向着“清北”的目标进发。当然,最终后者占了上风,否则我也不会有后来踏入北大的机会了。然而在当时,我可谓是茶不思、饭不想,且不说最终结果选择是否正确,显然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下,思想不集中是非常不利于知识建构,隐患亦愈来愈深。
考虑到中国科大少创班的办学方向与我的职业规划不符,以及对自身实力肯定的一时膨胀,我还是决定留在高中再学一年。然而,接下来的考试我却屡屡受挫——期末考试全市统考,我勉强达“清北线”;高三第一次月考,我对“清北线”又变得望尘莫及,老师们找各种理由安慰我,什么状态不好失误啦,什么发烧生病啦。我也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理由,对迫在眉睫的问题避重就轻,专注于细枝末节,而不对自己的知识框架加以反思建构,故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日子一天天流逝,高考倒计时一页页翻过,我在得过且过、自我感动的努力中一再下沉,对选择留下的后悔与日俱增。
无限下坠——现实面前信任消解
语言的苍白无力敌不过白纸黑字的成绩单,偶尔失误的解释瞒不住概率论的真理,在递增的位次面前,我不得不接受成绩下滑这个火烧眉毛的事实。有时,我真觉得命运的安排太戏剧化了:在我认为只是练练手、绝无希望的高二高考时,给我一举成名的力量,又在备考“清北”的路途中把这个力量毫不留情地收回,或许这就是人生的起起落落吧。
无论我怎么想,成绩是听不见我的心声的。失误本已经写了一百多条,好像写下来就不会再失误一样。优势科目英语我不学了,转而专攻弱势科目数学,结果又被英语背刺,消沉了好几天。
作文素材平常不积累,一积累就是一个上午,不听其他课,美其名曰:有得必有失。引以为傲的单词背诵搁置在书包里,遗忘殆尽。总自以为是地发现一些规律,然后想象高考后经验分享的场景,往往下一秒就被打脸。如何呢,仍然用所谓“立竿见影”的方法掩饰内心的慌张,掩饰放弃中国科大少创班的后悔。
后悔过吗?如果当时的我被问了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死鸭子嘴硬:没后悔过!其实,还是控制不住地幻想在中国科大少创班的生活,将其与现实无奈的生活对比,聊天时有意无意地提起自己高中本可以只上两年,特别留意有关中国科大少创班的报道,如果是唱衰的就沾沾自喜,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后悔又是什么呢?
后来,老师们也不再宽容我了。“秦雪莹,是我们班物理倒数第二”“天天失误,别人也会失误啊,你要多反思,不要总是找借口”“有的同学总以为自己成绩好,结果还考不过隔壁文科班的同学!小A(文科班第一)数学好就算了,连小B(文科班第二)也考不过吗”……一句一句,听得我像是脸上被扇巴掌一样,羞愤交加,眼里噙满泪水。
潜意识里,小A的数学当然不能与我相提并论,可现在却是我没有与小A比较的资格了!巴掌落到实处痛处,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谈考色变,为什么说成绩不好是高三的痛苦与矛盾之源。梦里的父亲对我厉声斥责,枕巾上的泪水在吓醒后仍不断汇聚,我开始害怕一次次大考小考,避开一切“我要考北大”的豪情壮志,呵护我已经饱受摧残的小心脏。
沉没时刻——放空后的自我反思
九省联考的摩拳擦掌,终于变成考后的无语凝噎,期末市联考前的一雪前耻,终于变成全班人的垂头丧气,我也在此时到达谷底——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否是下滑的尽头。适逢少得可怜的寒假,我没有将每一天都排得满满当当,没有继续我持续了一个学期的查漏补缺计划,而是开始无限放空地冥想——不焦虑,不内耗,不做困于大雾中的当局者,冷静审视一下这半年来的自己——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我们总是习惯了对别人吹毛求疵,以此培养可贵的批判意识,却对自己惺惺相惜,在潜意识中为自己开脱。当我把自己看成睿智清醒的学姐在给学妹挑毛病,问题?问题真的太多。从细节上看,第一,熬夜学习,第二天昏昏沉沉,困倦不说脑子还疼,燃烧生命事倍功半。第二,有拖延症,脑子想着人不动,规划全靠一张嘴。第三,规划不合理,难以坚持。一本英语单词,一次背十页,十次背的还是那十页。心里总想着要做什么,却记不起来忘了做什么。从框架上来看,第一,薄弱点不能真正击破,即使做了专项训练也会得过且过,下次碰到无法掌握正确率。第二,过于在原因解析上下功夫,忘了勤能生巧。
与其焦急地问怎么办,将自己的成绩寄托在老师和家长的反应上,不如为自己找到一位世外高人:躬身入局之前,大多数人对答案都毋庸置疑,对深陷其中的人无法理解,然而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就像同样的图片,像素翻了多少倍,却因为超载只能加载出一半。我们总在幻想为什么不能有一位睿智的长者知道我们困境的时候,就像电视剧里的世外高人对主角指点一二,其实长者无处不在,就像如果在我开始下滑之前让我看到这篇文章,一定觉得是上天馈赠,殊不知这是一年后我给自己的礼物。
逆袭的方法文章、成功案例我们听过看过太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张嘴就来,也没有那么多奇怪高效的捷径能够层出不穷,优秀的学生是相似的,你不需要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点开每一个逆袭成功之路,又一脸失望地走开,你只需要放空羁绊,看看自己——那个在泥泞里摸爬滚打、摔倒后大脑立马一片空白的自己,我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找到答案。
逆袭开启——一步一步重返顶峰
我还是在这里讲一讲我并不独特的逆袭之路。首先,专攻弱势,兼顾强项。语文作文写得好,就发挥到极致,每一次都精准地抓住主题,努力完美地完成每一篇文章,将其真正变成自己的强项而不是幸运值比较高的题型。数学失分多,就概率统计,经常失分的题型认真分析原因,不管原因是什么,专项训练,并且保证以后不再失分。一旦有就实行滚雪球训练,直到真的做到零失分为止。
科学规划,细化任务。每次想到要做的事情那么多都很烦很焦虑,结果忙碌了一个月发现要做的事一件也没有少,几乎要抓狂。此时,我们需要的就是将任务落实到每天,根据时间调整速度快慢,争取每个月都有进度和收获。最后是注意细节,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一分干掉一操场,也并非危言耸听,过程的细节,就是你和状元的差距。
缓慢上浮——停滞时的沉得住气
直到高考前十天,我才真正找到状态,重新回到巅峰时期。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说,高三,起起伏伏很正常,取得令人不悦的分数、名次更是如同家常便饭一般,不少人裹挟在模拟考成绩名次中,身心俱疲,也有不少人自卑自艾,缺乏向前冲的那股劲。老师曾说过,善于点题,符合高考的模拟考才是合格的模拟考,否则是不用关心其成绩,因为它可能把你往错路上引。所以无论如何,请不要放弃!
一个学期的时间,我终于将谷底控制在市联考,后面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不知道是不是幸存者偏差,我总是认为,心态比能力更重要,相信自我,在沉没时放空羁绊,寻找问题的根源。
除此之外,老师同学的支持鼓励也是我逆袭之路上的一道耀眼的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你一定能考上”“放心,你关键时刻不会掉链子,我从看你第一眼就知道了”……这些话看似不合情理,里面却有名为爱的逻辑。不怕你笑话,这里面信任的力量陪我捱过每个难熬的夜晚,陪我完成每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仍记得高二高考,大家抱着的都是试一试的心态,只想看看高考长啥样。结果同学家长的一句:我觉得秦雪莹能考好,竟成了一个奇迹的源头。被人信任的感觉真的很好。在压力重重的高三生活中,毫无缘由百分百的信任是唯一看得见摸得着不用患得患失的镇静剂,令人无言感动。
□本版稿件由秦雪莹口述,本报记者徐徐整理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