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构建“互嵌式”社区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焦芸芸 沈思佳 发布日期:2024-03-15 08:35:35 |
编者按 团蚌埠市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以构建“互嵌式”社区为平台,依托青年之家、众创空间、筑梦空间、青联希望小屋、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等团属阵地,结合“籽籽同心活动室”“石榴籽阅读角”等社区品牌阵地,生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以社区为圆心,凝聚动员各族青年积极参与各类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当中,丰富了各族青年的精神生活,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筑同心圆,携手复兴路,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七个强市”和现代化幸福蚌埠提供有力支撑。 “籽籽同心、团团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作品展 蚌埠市“青联希望小屋”服务千村行动走进五河县大圩小学
“新知蚌埠”City Walk体验活动第一期走进蚌埠创新馆
石榴花开共筑梦,籽籽同心向未来。依托全市12个少数民族村、16个“社区青春行动”社区,蚌埠市委统战部、团蚌埠市委联合打造互嵌交融型城乡社区,推动各族青少年在“三交”中全面发展,通过建立阵地汇“民”情、潮流活动聚“民”青、多方联合助“民”事,全面推进各民族青少年在社区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青少年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浓厚氛围。
据悉,项目计划利用三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青少年社区互嵌交融常态化服务项目、品牌化活动阵地,分批推进示范性社区建设,为社区青年之家阵地赋予新的工作内容,推动活力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互助社区、美丽社区建设,构筑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基层基础。
共聚联心会 共话青春情
“作为一名藏族青年代表,通过参加这次的联心会,我结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人才”。今年2月,蚌埠市迎新春各界青年人才联心会顺利举办,来自蚌埠市各族各界青年代表约140人齐聚一堂暖心交流、喜迎新春,蚌埠市淮上区淮滨街道团工委书记旺珍说,“通过参加这次联心会我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人才,大家交流思想和经验,促进了我们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感觉非常暖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之大者”。团蚌埠市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2023年7月25日,团蚌埠市委、蚌埠市学联举办“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3年蚌埠市大学生青春思政课暨TED演讲比赛,来自全市各县(区)参与暑期实践的21名大学生参赛,共70名返蚌大学生参与活动。各族青年学子学思想、悟原理,活动中,各族青年选手围绕家国情怀、党史学习、发展成就、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热点主题,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经历展开讲述,展现了各族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助力基层建设的青春担当。
此外,团市委建立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队伍,通过宣讲的形式把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目前,民族团结宣讲“青骑兵”队伍赴社区、乡村学校等开展宣讲活动32场。
共唱一首歌 共绘一幅画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以天空为幕、草地为席,2023年11月,“乐动青春 珠城有Young”首届蚌埠市大学生音乐节激情开唱,现场5000名观众沉醉在这场由声光电共同构成的冬日狂欢中。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2023级学生韦满艳是来自布依族的姑娘,在这次音乐节上,她选择演唱歌曲《最炫民族风》,“这首歌中融入了很多民族元素,有广东舞狮的鼓、高山族的民歌、戏曲说唱、唢呐等”。
借操场释放青春,用音乐点燃激情,音乐节给学生们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留下了青春而绚丽的回忆。音乐节吸引260余名少数民族在蚌大学生参与,向社会各界展示在蚌大学生朝气蓬勃、多才多艺的形象。“大学生音乐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多元文化的舞台,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各民族特色和文化背景,增进其他同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在音乐节的氛围中,大家可以共同欣赏音乐、分享快乐,增进彼此的友谊和理解。”韦满艳说。
“这幅油画作品笔法细腻、生动传神,很有韵味”“这幅水墨画线条流畅,展现了蚌埠最具魅力的美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2月8日上午,“籽籽同心、团团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作品展在龙子湖文化馆开幕,一大早,书画爱好者们便围在作品前欣赏讨论。
为促进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蚌埠市委统战部、团市委、市青联共同主办此次书画作品展活动,活动共收到书画投稿作品177幅,其中书法作品81幅、美术作品96幅。经公开公正公平评选和意识形态审查,共50余幅作品入展。
“全市青年书画创作者遵循‘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时代要求,以画笔演绎‘九州龙岁溢瑞霭’,以丹青咏颂‘华夏毓秀世安谐’,展现出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团蚌埠市委书记张亮表示。
共看一处景 共筑一座城
赴蚌埠市博物馆、垓下遗址公园感受城市历史一页,在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重温光辉的红色历史,走进蚌埠“靓淮河”工程、蚌埠创新馆、中国(蚌埠)传感谷触碰城市未来脉搏,“新知蚌埠”大学生City Walk(城市漫游)5场体验活动,组织655名来蚌大一新生,其中包括264名维吾尔族、布依族、土家族、满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大一新生,用青年学子的视角打卡城市重要地标,沉浸式感知珠城历史文化,多领域触碰蚌埠市发展势能。
蚌埠工商学院2023级学生王永琪在活动后感触良多,他说:“若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博物馆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从蚌埠历史文化的起源开始,一步一步从最初回到现代。在传感谷更像是博物馆的延续,是从现代到现今到未来。这次的活动使我们深入了解蚌埠市的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城市新貌,让我们对未来四年生活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团市委开展各族在蚌大学生职场体验活动16场,为1824名各族学生进行现场就业指导、模拟面试和岗位推介等,活动中各族青年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仔细聆听,进一步认识了解蚌埠市产业发展前景,加深各族青年对蚌埠市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
自我介绍、展示才艺、游戏互动,“烧烤+音乐”环节让欢聚氛围拉满,去年,团市委联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委、中国电科4041所团委及蚌埠市税务局团委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籽籽同心、团团同行”青年户外潮趴联谊交友活动3场,活动共吸引28名少数民族单身青年参与其中,为广大在蚌少数民族青年创造了沟通、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共系一颗心 共融团结情
“在遥远的新疆,蚌埠大成食品所生产的鸡肉制品在当地广受赞誉。一份小小的鸡块,让我们宿舍天南海北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疆大学就读的刘毅喆在“雁归珠城”青年人才交流营活动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干部,我会继续宣传家乡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动蚌埠高质量发展。”他说。
据悉,团市委开展“扬帆计划”暨“返家乡”社会实践,选拔416名各族优秀学子奔赴149个基层单位任职团组织兼职团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实施“N+100”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有效整合实践资源,实现60个高校院系团总支与全市132个村(社区)团组织结对,累计吸引240余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践。联合市人社局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走进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蚌埠学院等省内外26所高校开展招聘宣讲活动,举办校园招聘41场,为各民族待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8177万个。
2023年11月,团蚌埠市委与安徽财经大学党委统战部、校团委联合举办的“籽籽同心、团团同行”爱心助学活动,活动为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赠了图书和学习用品等。同时,活动双方围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统战与民族团结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开展“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2024年蚌埠市青少年微心愿点亮活动,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608名青少年实现小小心愿。“籽籽同心、团团同行”蚌埠市青联希望小屋服务千村行动自启动以来,共开展此项品牌活动9场,为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270名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捐赠物资5万余元,并送上科技类、心理类、个人防护类等“第二课堂”课程18场次。
以活动为载体,具象化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内核。通过加强与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服务群体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激发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本版稿件由焦芸芸、本报记者沈思佳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