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在线教育: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黄慧 发布日期:2021-04-21 15:45:15 |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同时借助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催化力量,在线教育行业迎来了“势如破竹”的发展势头。在线教育是否“教育在线”?能否改变目前的教育生态?本报特别邀请了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主题探讨。
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方式之一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变化,更让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全国实施居家学习线上课程。因生源特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学校结合校情,组织学生利用电视教学、省资源平台、区和美课堂等三种途径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选择电视教学、空中课堂或其他网络教学形式,其中选择电视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比40%,选择其他网络教学学生人数占比60%。班主任每天通过电话、QQ群等途径了解本班学生收看途径,不能及时收看线上教学的学生人数及采取的辅导措施,班级如何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点对点辅导,切实落实“不落一生”原则,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
以上是合肥市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军介绍的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情况。这场“史无前例”的线上教学对于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国内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人,占网络用户的四成。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教师顾颖说,在线教育最受欢迎之处就是线上教学不拘泥于地域、时间、形式等。许多线上教育课堂都有回放功能,一遍听不懂可以回放反复学习。对于成年人来说,线上学习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优秀的资源也在线上教学中实现了共享,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
“试想,如果孔子生活的时代有了线上教学,我们现在就可以一遍一遍地聆听圣人的教诲。如果偏远地区有了线上学习,学生们就不用攀爬危险的天梯,步行数十里去上学,不必遭受路途奔波之苦了。只要拥有网络和一台电脑,学习就会变得方便快捷。”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教师张文静说。
同时,张文静认为线上学习还能缓解师生矛盾,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听课也有一定的新鲜感。“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每周会给学生们开一次班队会,对我来说,每周一都是我特别期待的,因为可以坐下来和学生们好好地交流了。据班里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们也和我一样,到了周一的下午什么事也不干了,安静地等在电脑前,期待老师给他们开会,听的时候尤其认真。”张文静说。
学习效果易成“夹生饭”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居家线上学习后,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教师蔡静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做“夹生饭”。蔡静向记者介绍道,线上学习是不可以完全取代学校学习的。虽然同样都是在向学生输送知识,但因其方式的不同,差异就显而易见:第一,学校学习,教师与学生是零距离的交流。上课中,教师与学生一直都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教师的表情、动作、言语等可以随着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生不一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第二,学校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是开放的学习模式。课堂中学生随时有疑惑,教师不仅可以随时解答,还可以拓展延伸,甚至有时学生的疑惑还能反作用于教师,激发教师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究。第三,学校作为学生的大家庭,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这一方净土之中,良好的美德氛围在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在建设,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养成,这是线上学习所不能取代的。反观现在的网络平台,各式五花八门的广告弹跳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学生幼小的心灵,更是在严重威胁着学生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建立。作为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替学生挡掉。第四,学校学习,历练学生与人相处之道。人都是具有群体性的,一个学生既是一个个体,但更需要在群体中活动,而学校,恰好给予了他们最好的环境。与同桌相处、与前后左右同学相处、与全班同学相处到与其他班同学的相处,他们就是在无数次的相处中,慢慢懂得宽容大度、关心他人、团结友爱、共同分享等道理的。
对此,顾颖也秉持同样的观点:学习不光是个人的孤军奋战,教育引导者和同伴一同参与,才能大步前进。
“线上学习的效果是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问题”。张文静从三个方面向记者分析了效果的差异性。
从年龄的角度来看,线上教学对于年龄越小的学生效果可能会越好。因为年龄越小的学生对教师越有敬畏之心,加上好奇心重,对电子产品没有太多概念,线上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兴奋。成年人的效果会好于未成年人,因为成年人的目的性强,自律性大大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哪怕逼迫式学习,他们也会坚持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要么认认真真,要么随意对待,学习效果没有定数。
从学生学习习惯的角度来看,学习习惯好、自律性好的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太差,他们按教师要求每天按时打卡学习,线上、线下的学习别无二致。而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很有可能会把线上学习当作消遣的方式,以前家中电脑、手机、平台都是由父母掌管,线上学习使得家长们无奈“缴械”,当看手机变成一种正当行为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放飞自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也能做出来。曾经就有家长反馈,老师在屏幕那边讲得头头是道,儿子却躺在床上睡眼蒙眬。这些情况确实会在学习习惯差的学生身上出现。
从学习平台的功能上来看,功能齐全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视频功能、举手答问的功能、实时点评的功能等,这模拟了真实的课堂,让学生们上课时有所顾忌,收敛自我的行为。如果平台还能有作业的及时反馈功能、随堂练习的功能、小组合作交流的功能,效果肯定会更好。
另外,张文静还指出,线上学习不利于学生们对视力的保护,目前我国近视人群儿童化,这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电子产品的不当使用,线上学习基本都是对着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青春期阶段,自控力相对较弱,拍照上传秒得答案的作业辅导平台,会滋生使用者偷懒的想法,出现想用就用的现象”。合肥市南园学校教师李志欣指出,对于在线教育的使用不当,会成为学校线下教学的“绊脚石”,让作业失去本该有的思考和学习的意义。
线上学习“不掉线”
“9.90元10节课”“外教真人线上1对1,送教具,送教材”……在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新闻平台,公交车、地铁、电梯等渠道,在线教育的广告比比皆是。记者采访的多位家长都给自己孩子报了线上学习课程,涉及编程、英语、思维、绘画等。他们表示,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价格比线下便宜,就跟风报名。
对于如何选择学习平台,顾颖建议学习者可以多方查询,选择口碑较好的适合自己的平台,不需要人云亦云,不停变换,一切都在于自己是否适应、喜欢。选平台也像选教辅一样,在精不在多。同时,顾颖认为,线上教学有很多局限,所以,线下学习是必不可少,个人应规划好时间,线上、线下相互弥补。
蔡静则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在内容上,家长应筛选一些学校课堂教学以外的线上平台给学生学习;要控制学生线上学习平台的时间及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适时测试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学习的效果如何,来判断要不要继续线上学习或者更换其他门类等;要关注学生的视力情况。
“我个人用过的线上学习平台或者软件粗略计算竟有15个之多,现在保留的有6个,但真正使用的只有2个。弃用的原因主要为两点,不合适和用不到了”。宿州市第10小学教师曹雪洁认为,当学习者有了明确的目标,线上学习平台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助力;如果无法选择,就要记住还有一个“线上评价”,多看几个评论帮助自己多方位了解该平台,或者亲自浏览操作一下,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的平台就保留,当遇到能满足自己更高的学习需要的平台完全可以进行迁移。
如何解决线上学习存在的弊端,张文静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要考虑学情,更要考虑线上学习者的情况,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屏幕的另一端能与教师互动起来。我曾经在设计识字教学时,除了传统的观看生字视频外,还设计了识字比赛,让学生通过网络连线比拼,学生们的情绪很高涨,一轮过后还要求再来一轮,学习变得有趣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有人说:“课堂的效果就在教师的教案里。”我很赞同这句话,丰富的课堂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线上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最害怕的是静坐,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学生就会觉得有趣,就会认真听讲,如果还能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效果还会翻倍,比如学习《中国美食》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听课,听完后立即根据所学内容亲自下厨做一道美食,这样的设计还会有学生不喜欢吗?只要多想一点,效果就会好一点。
其次,学生要做到自律,家长和教师做好监督。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线上学习的学习效率,年龄小的学生自律性不足,需要家长的引导与监督;年龄稍大的学生应该要建立自我的监督计划表,教师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不足。同时,采用多样的学习任务,让任务推动学生认真学习,如采用翻转课堂,把主舞台交给学生,当学生要成为主角的时候,前期的准备工作他们会做得更好。我曾经就尝试过让学生在家通过线上学习,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答疑解惑,没想到有的学生准备了足足40个问题的答案来应对同学们的提问,这样的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讲要好得多。
最后,学习平台应潜心研发,不断更新。创新是一个平台的血液和灵魂,没有自己优势的平台终将会被淘汰,优质的线上学习内容、强大的使用功能是学生、家长和教师们的首选。与其到处做宣传,不如潜心做研究,让实力和优势开口说话。此外,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所以学习的平台简单朴素才是学习者的追求,花里胡哨的装饰,虚假的宣传没有意义。作为教师,我会选择自学资源和活动资源丰富的平台,能够进行课堂讨论、在线互动、及时反馈的平台,不断更新资源、创新资源的平台。我相信这些也正是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如何让学生个人培养良好的线上平台使用习惯,李志欣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增强仪式感。使用作业辅导平台前,扪心自问“对于这道题目我尽力思考了吗”,在自问中加上手摸额头的动作,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喜欢的肢体动作,但是选好了就要固定动作不能频繁更换。第二,增加使用难度。将安装作业辅导平台的手机放远一点,放到自己使用时需要从坐姿调整为站姿并走几步才能拿到的地点,并且在当次使用结束放回原处。第三,增长单题使用时长。首先,使用时对同一题目而言,拍照上传后需要对比两个以上答案,以确保答案的相对准确性。其次,对于有视频讲解的题目尽量选择观看视频,对题目的解答过程和思路有一个动态了解。最后,无论拍照上传的是哪类题目,都需要把答案解析抄写一遍。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黄慧采写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