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舌尖上的年味儿
□合肥市第38中学北校七(12)(1)班本报学生记者
严 辛 刘欣研 陈奕星 张欣悦
包饺子,搓圆子,做各式各样美食,与写对联、剪窗花一样,都是中国年文化。在寻年味儿活动中,同学们与家长和社区居民一起包饺子、炸圆子,忙得不亦乐乎,感受着浓浓的舌尖上的年味儿。
饺子,又名“娇耳”,原来是医圣张仲景发明为百姓治病用的,是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食材。刚出锅的饺子和圆子冒着热气,混合着香气扑面而来,与外面吹的落叶打旋儿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细腻的饺子皮包裹着鲜美爽口的馅儿,就着香醋一口一口往嘴里送,再加上炸圆子的外焦里嫩,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同学们与家长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动手包饺子,不同颜色的饺子皮似乎给传统的饺子注入了跳动的时代感,更显热闹,搓圆子、炸圆子,金灿灿的圆子在油锅里翻滚,每个人的脸上乐开了花。
圆子被赋予了团团圆圆、合家欢乐的寓意。将葱姜切碎,将油倒入锅中炼热,将糯米洗净并浸泡,然后将事先准备的辅料与洗净的糯米装至面盆中,反复揉搓几分钟,这样能使圆子更入味。开始搓圆子,先把手心在肉团上摸摸,保证掌心的油滑,在面盆里抓出一小团用肉点缀的糯米,在手中搓碾,少时,一个个规则的圆子就出现了。将它们整齐摆放在白瓷盘中,静候着沐浴时分的到来,挂上生粉水,个个迫不及待地“扑通扑通”跳进锅中。大火让油锅热得翻滚,不住地“咕嘟咕嘟”冒泡,不知不觉中,圆子们已经换上了金黄色的外皮,腾腾的热气越升越高,一个个圆子似乎想透透气,争先恐后地浮在油面上,等待着捕捞,此时将圆子全部捞出。堆成了小山,总是让人忍不住拿一个,一口咬下,先是酥脆的外皮,然后是软糯的内心,口感交融,加上佐料的清香,给予味蕾难以言说的享受,让人沉醉在这美味之中。
爆米花应该说得上是童年美食,“噼里啪啦”的声音犹如放鞭炮一般,既增加了新年的欢乐,又满足了孩子的味蕾。两位家长志愿者热好锅后加上油,再将准备好的玉米慢慢放入锅中,加上几块黄油,把锅盖盖上并压紧。“噼啪噼啪”,玉米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变身。把锅颠几下,让一些玉米继续和锅底亲密接触,三五分钟后,喷香扑鼻的爆米花出炉了。
各种各样的美味和新年的气氛混在一起,是喜气洋洋的,是幸福温暖的,是喜庆团圆的,那浓浓的特殊方式陪伴了我们一年又一年。大家一起品尝了现场亲手制作的江淮各地、各色过年美食,共同品味舌尖上的年味儿。
四代人共话年味
□合肥市第38中学北校七(2)班本报学生记者
刘语涵 刘青治
每年过年,都会听见有人说“唉,现在的年味淡了”。但大家是否想过年味儿究竟是什么?各个年代的人,对于不同的年味儿有着不同的感受,年味儿藏在他们年轻时的记忆里,粘牙的麦芽糖、甜甜的金丝猴奶糖、噼里啪啦的炮竹声、长辈给的压岁钱……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年味。
在寻年味儿采访现场,我们采访了三位不同年代的人,听他们聊聊年代感十足的年味儿故事。
首先采访了一位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奶奶,今年78岁的潘奶奶是位社区志愿者,在40后的记忆中,过年时贫穷人家能吃到白面馍馍就很好了,能吃到青菜和着肉馅的饺子已是相当不错。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一顿年饭就抵上了这一年的积蓄。虽然很苦但还是十分热闹。乡下凡是肚子里有几滴墨水的人就要为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孩子们拿到炮竹就兴奋得不得了,这就是40后的年。
接着采访了一位60后爷爷,他说那时候可是家家户户盼着过年,可以吃顿好的还可以穿上一件新衣服。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但过年时的快乐都融入那四溢的糖香之中了。过年大街上还会有唱戏的,自己常会为了看戏特地跑几公里路,糖果在过年时孩子们才可以吃个够。串门拜年,放炮竹可有气氛了。有些人家还会把门和窗户刷上红漆,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这位爷爷还说他小时候会帮着大人贴春联,说着,爷爷的脸上便洋溢起了幸福笑容。
一位80后阿姨说,她那时的春节,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如团子,它不仅是合肥特色美食,还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好运。那时小姑娘都盼着新衣服,小男孩都盼着放炮竹。夜越深越没人睡,家家户户都看春晚,春晚在20世纪80年代走进了春节之中,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年夜饭”。阿姨还笑称当时拜年时抓一把糖就塞进衣服的口袋里。谁知口袋烂了个大洞,糖果就边跑边掉,最高兴的是家里的长辈还会给压岁钱,自己便会拿着压岁钱去庙会买点自己稀罕的小玩意,旁边的叔叔感同身受地乐道:“我们过年那时也这样。”
最后是我们00后了,虽说为了支持环境保护禁放了烟花爆竹,但在除夕夜里,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只有大人们,平常也有新衣服穿,所以对于过年的新衣服兴致也不高。我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拿着压岁钱去街上买些喜欢的东西或是和几位朋友疯一个除夕夜。年夜饭自然是最丰盛了,鸡汤,猪蹄,红烧肉,排骨,圆子,黄焖鸡,反正是肉就对了。如今很多人的春节必然少不了电子产品的陪伴,虽然我们的春节相比20世纪40、60、80年代,活动没有那么多,甚至显得有些乏味,但过年还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年味是什么?是藏在年货里的小小惊喜,是走亲访友的那份心意,更重要的是只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年味就永远不会变。
四代人,不同的年味儿。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过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年味不同,但共同的美好幸福感依然不变,这都是国家的富强带给老百姓的幸福、安康。
在年文化中感受浓浓年味儿
□合肥市第38中学北校七(3)班
本报学生记者 王苏苏 鲍馨琳
1月11日中午,合肥市第38中学教育集团北校八位安徽青年报学生记者走进学校附近的合铁家园“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这里正在进行学校与瑶海区胜利路街道红旗社区联合开展的“美食文化藏年味 家校社区迎牛年”主题寻年味学生记者采访行动活动。
在我国,每年进入腊月,尤其是腊八节后,年味儿就渐渐地浓起来了,浓浓的年文化延续了几千年。
在写春联专区,北校老师、书法家余玉权与校书法社团学生正在写春联。余老师字迹遒劲有力,每一笔看似随意却又不失神韵。“老师,每年春节我们都会贴对联,请问这有什么寓意吗?”余老师蘸了蘸笔墨,点点头,边写春联边说:“相传在古代,过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可以辟邪,大家都认为贴对联能扫除霉运,通常都用一种独特的手法写两句话,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与心愿。”“那我们为什么都用红纸来写对联呢?”“‘中国红’代表着红红火火,有着很深的寓意。”余老师接着说,“红色很喜庆,为春节带来更多的色彩,含有一种洒脱与大方,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话音未落,余老师转过头来,指着后面一副对联告诉我们,这是他为孩子们写的,这副对联的寓意挺好理解的,根据字面可以猜出,是对少年的祝愿,更是蕴含了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家庭都是自己写对联。”余老师说,“早期的人们都是让自己家中读书的孩子来写对联,这样可以表现自家有孩子在受正统教育,只有少数家中无儿无女、无人读书的家庭才会在外面购买。”
此刻,最后一副对联写好了,“天地合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在剪纸专区,学校剪纸社团的同学们正忙着剪窗花。剪纸是我国一项非文化物质遗产,是将美好的事物剪出来,贴在窗户上,寓意美好与祝福,让家中更有年味。
在浓浓的年味儿文化氛围中,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图片由本报记者 傅 军 通讯员 闻 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