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湾沚区实验学校 骆月红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已经充分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同样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课题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微课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影响。通过微课的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微课用于概念性教学,化枯燥为生动
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有不少大单位的学习,如千米、吨、公顷等。这些量的概念学习,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相关量的表象与观念。由于这些大单位的标准参照物无法直接体验和呈现,需要借助一些场外体验的画面支持,这时采用微课提前录制、课堂现场插播就能取得较好效果,如在1吨表象建立中,可以采用10千克的大米进行现场叠加,叠加到10袋100千克时,学生产生了一定现场感知基础,再通过微课外景拍摄的“10个100千克是1吨”,增进了间接体验的效果;当然如果采用40名三年级学生平均体重25千克这一参照物时,通过微课的处理与播放也会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1吨表象的建立。
二、微课用于重难点演示,化抽象为直观
课中运用微课主要是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插播微课替代讲解或演示,起到更直观、更精准的效果。这里的替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现场演示有难度,以及现场观察范围有局限,可通过事先录播的微课替代现场,便于更清晰、更完整地观察。如在学习《圆锥》的认识时,为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一个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圆锥的过程,并分析得出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与旋转后所形成圆锥间的关系时,可先引导学生操作体验、讨论分析,再用微课的形式直观播放旋转的过程,使操作更为直观,难点也悄然而破。一个方面是有些内容教师讲解不够清楚、到位,可以通过微课资源让教师替代口授,从而提高讲解的精准度。
三、微课用于练习讲解,化无趣为有趣
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课后运用微课,可以起到培优辅差、针对性教学的作用。教师可针对学生情况,将习题分类,可以发动能力强的学生将解题思路和过程录制成微课供能力稍弱的学生学习,而普遍存难的习题,教师可录制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观看,切实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微课观看后,可借助微信、QQ等软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使教师评价由单一的反馈转变为多种形式的评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时,针对部分学生画图操作量角器的摆放、角度的确定及距离的确定等易错处,引导优异学生录制微课,生动直观地呈现,帮助学困生走出困惑,掌握技能。
四、微课用于拓展性教学,化有限为无垠
提供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拓展性微课内容,可供部分有条件、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开展延伸性学习,发展思维,提高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冲破课堂的有限,走入无垠的世界,如圆面积的公式推导,课堂上完成率将圆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探究方法,教师可以布置将圆形转化为梯形、三角形的课外探究任务,再根据学生分组研究成果录制成微课,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交流,分享圆面积的不同转化方法。又如教材中的许多“你知道吗”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并将相关成果拍成微课组织学习交流,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微课,可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