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的核心是爱 守住自己最初的教育梦 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713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713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9-10-16 10:50:53

阜阳市优秀乡村教师杨平
让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扎根农村20年,执著地坚守,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智慧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生活在这里的留守儿童们,忠实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她就是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一学区板桥小学教师杨平。
  杨平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来,  杨平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不备课,不写教案,绝不上课堂。每次走进教室,她总是精神饱满、和蔼可亲;课堂上,她又是热情友善、严谨自然;批改作业时,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吃得苦、坐得住、不钻空子、不投机取巧……不仅如此,她还不满足于仅仅完成常规的数学教学工作。她深知“合格的老师不是终生的”、“不进则退”,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学习探索,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因此,她积极参加外出培训,不错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一有空闲,她便钻研课堂这门教学艺术。学校的图书室她到的最勤,课余时间都在读书。
  每次中心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她总是参与最多,也最为积极;办公室常见到她搜索名师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视频的身影,因此领教了很多数学名师的不同教学风格,获益匪浅,极大地提高了她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参加工作20年来,杨平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因为认真负责,学生家长对她信任有加;因为任劳任怨,学校领导对她信任有加;因为工作有方,学生们对她信任有加。她对班主任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管理办法:以身教促言教——要让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地做到。她用起早贪黑的行动告诉学生们求学应该要“三更灯火五更鸡”;她用业余时间的付出告诉学生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用20年如一日的态度告诉学生们坚持就是胜利;她用设立值日班干部、值日班长的形式告诉学生们独立自主才能自力更生……无数个早晨,她迎着第一缕阳光便站在了教室门口看早读;无数个午休时间,当别人伏案休憩时,她在写着“心灵沟通悄悄话本”;无数个下午放学后,当很多教师已踏上返城回家的路,她还在办公室做教育资助工作;无数个夜晚,当别人喝茶聊天时,她仍在精心备课、苦思冥想,只为了第二天能上一节让学生喜爱的班会课……20年来,板桥的各个自然村庄都留下了她无数次家访的足迹。
  在从事班级教学的同时,杨平一直从事少先队工作,主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习惯教育。
  这以后,她的工作劲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先是认真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再找准了工作的切入口——积极创设各种活动平台来活跃校园氛围,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由于板桥地处偏僻、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数量多等实际情况,主动出击,一面争取学校主要领导的支持,一面通过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家教讲师团,和他们一道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再发动班主任全面掌握学校留守儿童的情况,每学期定期开展对他们的家访,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指导他们学习……在她的带领下,留守儿童业余生活丰富、思想状态积极,生活在健康轨道上良性发展。2018年,杨平被授予“颍东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
  爱拼才会赢,付出才有回报。近几年,杨平为插花镇一学区赢得了许多的荣誉。2018年,杨平在颍东区实验说课中获一等奖,第二届乡村信息化竞赛微课制作获省三等奖,阜阳市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赛获三等奖,中小学论文评选获市二等奖,在颍东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在“五必须五不得五始终”征文比赛中获市三等奖,在颍东区第七届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在颍东区乡村信息化团体赛中获二等奖。
  2019年,杨平被评为颍东区第四届“骨干教师”、插花一学区“最美崇实人”,在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在颍东区教学信息化比赛中获一等奖,在颍东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在第八届技能大赛中获区二等奖,在8月份被评为“阜阳市优秀乡村教师”。
  □本组稿件由通讯员武永生、姜亚辉、辛超民、王静,本报记者三水采写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