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慧:乡村娃摘得科技发明奖 盲童弹古筝与教师弹琵琶联袂演绎《我的中国心》 走进智慧城市 体验科技力量 简讯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645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9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645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朱慧慧:乡村娃摘得科技发明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豆念发 王茂华 发布日期:2019-06-10 12:30:41

  在近日刚结束的第六届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决赛中,含山县东山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朱慧慧发明的“便携式太阳能蒸煮器”从全省六千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朱慧慧因此获得了免费赴以色列参加创新之旅的资格。
  朱慧慧,一个腼腆、爱读书、勤动脑筋的学生。七年级时,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在含山县科技辅导员、该校教师王茂华的悉心指导下,对科技创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她看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为了让人们使用手机时能真正地解放双手,她结合市场上一些手机支架的特点,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手机架,并且带着这个作品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评比。在获得王茂华的肯定之后,她的发明创新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2019年,升入八年级的朱慧慧在王茂华的物理课上了解到光学。她的父亲是做钢构生意的,当她看到家里的阳光棚材料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她萌发了做个便捷的取暖物件的想法。她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茂华。“想法很好,关键是怎么做?”在王茂华的一步步引导下,朱慧慧做出了第一个成品“太阳灶”。
  当朱慧慧正在为这一创作兴奋不已的时候,王茂华泼来一盆凉水:“你这个‘太阳灶’伞形形状确实能将太阳光汇聚于焦点,只要将灶具放在焦点上就能烧煮等,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装置太笨重,占场地,移动起来较困难,与市场上的太阳能灶相比没优势。”
  朱慧慧没有气馁,一遍遍地尝试新材料,一遍遍地实验操作。一次,她不小心被聚焦的太阳光灼伤了,看着受伤的手,她打起了退堂鼓。王茂华得知后,鼓励她别泄气,“搞创新肯定会遇到挫折,你的作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点,不要去简单的模仿”。朱慧慧重新打起精神,不断重试,终于做成了节能环保的便携式太阳能蒸煮器。后来,朱慧慧带着她的作品过关斩将,在2019年3月参加了省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这次获第六届安徽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一等奖。
  据悉,朱慧慧所在的东山初级中学是所农村学校,仅有两百余名学生,但每年有上百件学生作品参加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大赛,并屡屡获奖,科技创新在该校蔚然成风。该校将科技创新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之中,每学期安排一次至两次拓展创新训练和讲座。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科技节前,全体自然科学教师都要在班级宣传发动。从2002年到2019年,该校在历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有18项学生作品在全省获大奖,市级一等奖22项,学校多次获得市级、县级组织奖。2016年9月,王茂华名师工作室成立,王茂华将创新教育经验在含山县进行推广。作为县科技辅导员,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王茂华多次深入陶厂初级中学、清溪初级中学、环峰第二小学等六所中小学,为五千多名师生传播科技知识和创新知识,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开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