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示范校,国家新工科教育研究成员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我校的特色专业有:
生物工程: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德合作共建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中德合作经济工程专业:与德国合作培养,培养能在国内外企业从事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复合领域的工作(生产管理、控制、咨询、财务、物流等),并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组织能力,熟悉本行业发展动向的高级应用型工程人才。2018年3月,该专业获德国中央评估与认证机构ZEvA颁发的专业认证证书,该专业成为安徽省高校中第一个通过欧盟(德国)专业认证的中外合作专业。
招生咨询电话:0551-62158118
网站:www.hfuu.edu.cn/zs/
皖江工学院
皖江工学院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由河海大学与江苏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大业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教育部于2008年批准设立,2012年通过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对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考核评估,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坐落在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距六朝古都南京仅4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明显。
有霍里山校区和郑蒲港校区,总占地面积1353亩,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建筑面积40.569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302万人,
现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5个,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为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交通工程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地质工程为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
招生咨询热线:0555-5228888 5222222
学校网址:http://www.hhuwtian.edu.cn/
亳州学院
亳州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全国十大“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安徽亳州。
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09年创办的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设置蒙城师范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为亳州学院。
现占地面积925亩,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资源丰富,现有纸质藏书7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839种、电子图书近70万册,购买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28个,馆藏资源能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要。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有专任教师423人,其中正教授48人、副教授106人,专任教师中博士43人、硕士306人。现设中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系、中文与传媒系、外语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思政教研部等11个教学院(系)。现有1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其中有8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专业,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综合示范中心与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校级科学研究机构。
池州学院
池州学院始建于1977年,始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1980年正式定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现占地1959亩,校舍面积36.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94.87万元,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2000种。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开路电视台。专任教师637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147人,博士、硕士学位61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16人。
现有15个教学管理机构: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与法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数据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5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新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全日制在校生1.5万多人。
现有“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机构1个,校级研究中心15个。近三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20项(其中科研项目12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横向项目2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29篇,其中被SCI、EI收录83篇,CSSCI、CSCD收录154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6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