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在阅读中成就优秀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中说“是因为教育给人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那么我想“读书也给人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作家刘小川说:“生活是一本大书,这话只说对一半,如果你不打开世界视野,生活就是一本小书,很多东西看不见。单凭经验,心智扩张的范围很有限。”
其实,相对于大千世界,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十分狭小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半关闭状态。什么可以扩展视野?什么可以打开封闭状态?什么可以唤醒内心渴求?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尤其是经典名著,阅读就是走进这个世界。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发现另一个不同的自我。校刊《星空》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写作能力的平台, 希望能越办越好。
□寿县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李传同
作品选登
那一抹书香
□高三(13)班 齐多伟
辅导教师 王丽梅
在书的世界里,我们能体会到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旷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在书中,我陶醉着……
天空深邃悠远,是因为它有飘逸的云儿和飞翔的小鸟;大海广阔无边,是因为它有跳动的浪花和畅游的鱼儿;草原青葱美丽,是因为它有茁壮的小草和驰骋的骏马;我快乐穿梭于天地,是因为我有“阅读”的行囊。
逸笔草,不求形似,聊以表意气,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气液,在阅读和渗化中寻找意境,在意境和氤氲中放逐内心是中国人至今无法舍弃的美好享受。一任花前尽醉归,把心交与阅读,不醉不归。
“不求甚解”的读可能是仅仅与作者有个会面,还未深交,便已走远,未免让人遗憾,阅读的深,让我们获得更多,很多人怀念过去在书店读书,世界仿佛只剩下书,只剩下自己和作者的喁喁私语,只剩下自己的会心微笑,在小小的书店里,人人可以有一个大大的内心世界。
而“字细咀嚼”的读是将精髓注入我们的灵魂。只有慢慢咀嚼,我们才会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豪放;只有咀嚼,我们才能领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坚韧;只有咀嚼,我们才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与淡然。
任何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浅尝辄止,那会很容易。但若想探知其真切的内涵,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就心须深入它,深思考后方可真领会。同样,读书若想求得心灵的指引,就应细细品尝,而不能只享受心情冲击,只沉迷视觉享受。
那一抹书香,我们能意会自然的美、能欣赏世界的缤纷、能体会独道的人生。那一抹书香,传递温暖与光芒,流露亲情与爱情,把持生活与人生。那一抹书香,书写自由与奔放,描绘精彩人生,品味香甜苦辣的人生。
感谢莅临我的青春
□高一(6)班 张 娜
辅导教师 李晓明
烈马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奔放于辽原,驰骋于疆场;鲜花感恩山石,因为山石让它屹立于峭壁,绽放于罅隙;雄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低沉于湛空,翱翔于天际;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茁壮葳蕤,绽放出灿烂。而我感恩你们,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假如我是撒哈拉大沙漠的一名跋涉者,那么你们就是我永不干涸的清泉;假如我是一条被困在深渊里的鱼儿,那么你们就是我不可或缺的氧气;假如我是江上的一盏渔火,那么必定有你们的温馨陪伴。青春可以说是一场徒步的旅行,路上布满荆棘,也充满了诱惑。我们应该感谢曾经绊倒过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感谢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你的心志;感谢曾经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们增长了你的智慧;感谢曾经打败过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变得强大和坚强;感谢你曾经的对手,因为是他们成就了现在的你。在人生的流水线上,我们倔强地挣扎着,像就要缺氧的鱼儿一样拼命。
青春的成长,感恩老师。是你们陪伴着我走完在学校里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老师是我们知识旅途上的依持、是我们精神灵魂上的伴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写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邹越在演讲中也讲到: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还有“天地君亲师”。可见,老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啊,老师总是这样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因此,人们赠予“老师”极高评价的称呼“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感谢您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青春的成长,感恩父母。是你们给予我生命,陪着我一起长大,让我享受人间最暖的温情。在失败哭泣的时候,只有你们轻轻抚摸着我,告诉我什么是坚强。是啊,谁的成长能一帆风顺、完美无缺呢?造物自迷于锦绣的设局毕竟是磨难成针,曳着先浓后淡的彩线,呼啸在风雨之间,反绣出我坚定的信念。有的时候,风雨不是天象,而是磨练,因为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父母教会我的这些道理使我受益匪浅,终生受用。父母,感谢您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居里夫人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我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恩情,铭记于心。”
我的青春,感谢有你们的盛装莅临,老师,父母。未来的路,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恩的心共同前进,哪怕长路漫漫,前途险阻……
青铜的葵花
□高二(4)班 时晓庆
辅导教师 余凤萍
当我看完《青铜葵花》这本书时,沉默了。
你羡慕这样一个哥哥吗?他很穷,是个哑巴,住着茅草房,整日放牛,剃得精光的脑袋在阳光下闪着古铜色的光——那是夏日里放牛晒的。
不羡慕!你这样大声回答着。却不知我早已泪流满面。
就是这样一个男孩用他悄无声息的爱滋润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女孩干涸的心灵。他为了让这个女孩学习,放弃了自己日思夜想学习的机会;他为了让女孩晚上不用再去别人家写作业,看别人的脸色,去河边捉最大的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却差点坠河而亡;他为了让女孩越过高高的人群看到马戏,顶着女孩默默站了一晚上直到晕倒;他为了让女孩展现报幕时的美丽,吹了一下午的冰石做了一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项链;他为了帮女孩逃过责骂,勇敢地替她受过,差点被父亲打个半死;他为了让女孩拍一张照片,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
我忘不掉他回家的那一幕:“他的赤足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他的一双脚被雪擦得干干净净,但也冻得通红通红的”。
初看这本书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说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一只鸟的孤独;又为什么说青铜很孤独,是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与独自拥有大海的孤独,一匹马拥有草原的孤独。我只看见了小说中青铜和葵花那些快乐而又让人心酸的故事。葵花失去了父亲,却得到了这样一个爱护她的家。明明文中青铜所住的地方——那片大麦地是一个欢乐、没有孤独与寂寞的世界。后来我知道了,只有孤独的人渴望亲情,倾尽所有呵护着它。
我好像看到了她静静坐在大槐树下,青铜急切地打着手语:“她是一个好女孩,非常非常好的女孩。”“把她接到我们家,接到我们家。”“我以后好好干活,一定好好干活。”“过年时,我不穿新衣服。”“我以后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不再了。”“我喜欢她做我妹妹,非常非常喜欢。”
我好像又想起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的问题:青铜葵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仅仅是因为主角青铜和葵花的名字?因为葵花的父亲最喜欢的就是青铜葵花?
后来在无意中翻阅一本书时,我看到了青铜的解释:青铜永远闪耀着清冷和古朴的光泽。用青铜来雕刻葵花,给人一种朴素而不失华美的感觉。那一刻,我突然释怀了。
青铜,用它坚硬的外表包裹着葵花柔软的心灵,我仿佛看见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包容和理解。
我脑海里突然间出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段:传来传去的,油麻地镇上的人都差不多知道了一个故事:哑巴青铜有个妹妹叫葵花,说要挣钱给奶奶治病,从油麻地这里出发,不知去了何处,哑巴青铜就天天夜里提着个灯笼在桥上等她……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泪水泉涌而出。
同时,我的泪水也决堤而崩。这部悲喜剧终于看完了,我心疼那还在日日等待白帆船载着葵花归来的青铜,我希望我也有那样一个宠我的哥哥。我想到了现今的人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着完美的家庭,爸爸、妈妈还健在,却渴望孤身一人的日子,渴望像三毛一样去流浪。难道真的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醒悟吗?
我悄悄抬头看着妈妈,她的脸庞不再光滑,她的眼里透着疲惫,她的身体不再挺拔,那是生活停留过的痕迹——她已不再年轻。她呵护我的日子结束了,接下来是我呵护她。
父亲
□高一(3)班 李暮祉
童话里
总以为那个无所不能的神是你
不畏一切骄阳如火,风霜雪雨
护我周全,让我心安
什么是冬暖
什么是夏凉
看见你
我就一切明晰
童话里
总以为那个无所不能的神是你
春天里
总在朦胧的泪眼里看见你
不嫌我一切的脾气与任性
让我懂爱,让我心静
什么是父亲
什么是亲情
看到你
我就一切明晰
在这里
我怀着温暖的心事写你
不管你是否在我的身旁
我总能看见你
什么是时间
什么是老去
看见你
我的泪眼迷离
在这里
我怀着温暖的心事写你
不管你在哪里
你心爱的女儿
永远会在心头
默默牵挂你,牵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