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第一文山”——浮山
05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56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56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探寻“中国第一文山”——浮山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7-09-04 13:54:48

□参与学校  枞阳县城关小学  枞阳县枞阳小学  枞阳县旗山小学  枞阳县横埠中心学校  枞阳县石岭小学  枞阳县金社中心学校
  指导老师  胡胜店  鲍成惠  刘玉琴 吴瑜  祖祝生  陈  香  刘小九  殷小凤  张杏梅

    “山浮水面水浮山”,在皖江北岸的枞阳县白荡湖畔,有一座三面环水、高不过百米的小山——浮山。它是“中国第一文山”,有“海上蓬莱”之誉,是一个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为特色,以河湖风光、人文景观相辉映的风景名胜区,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并列为安徽省六大名山。
    那么,这座小山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本报驻枞阳县小记者们怀着一颗颗好奇心,走进浮山开始了一段探寻之旅。他们观摩摩崖石刻,与古文人展开对话;赏石钻洞,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聆听绵绵钟声,感受千年佛教传承……

浮山之我见

    对小记者周瀚韬而言,这是他第二次走进浮山。“第一次是和爸妈一起来的,我知道浮山是一座亿年古火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出发时,周瀚韬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浮山的认识。
    第一个景点是海岛雪浪岩。方天天心想,这名字听着有些奇怪,这山上怎么会有海,还有岛?别急,你看那高大的岩石上有那么多天然的小孔,还有一浪一浪的纹路,乍一看,不就像是汹涌的海浪拍打着倔强的小岛?加上岩石是灰白色,叫它“海岛雪浪岩”真的很形象哦!导游哥哥告诉我们,一亿多年前,火山多次喷发才形成了今天的浮山,火山喷发形成的大小洞穴有500多个,最有名的有36岩72洞。
    来到百步云梯,我们得到一个有趣的任务:数一数百步云梯到底有多少级台阶。看着狭窄、蜿蜒、陡峭的石梯,原本有些紧张的同学都踊跃起来,扶着旁边的绳索,边走边数着。到了山顶,大家一下子热闹起来:“是104级!”“不对,103!”“听我的,我数的是100!”热烈的讨论声冲走了我们的疲惫……
    经过大天池、滴水洞和会胜禅寺等地,眼前出现了摩崖石刻长廊。晋梁以来,历朝历代无数名流雅士如约而至,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均来此游览。他们流连山水之间,或唱酬,或题刻,在石壁上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483块。最出名的一块石刻叫“因棋说法”,它记录的是时任滁州太守的欧阳修慕名来到浮山,与法远禅师因棋说法的故事。法远以下棋作比,阐明佛法哲理,使欧阳修心服口服。看着石刻,听着解说,同学们禁不住感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浮石真的能浮起来

    听导游哥哥介绍,浮山有一种岩石能浮于水面,好奇心驱使小记者去验证它的真实性。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看见了一块块土黄色、无规则的图形石块,上面有许多小孔,像极了马蜂窝。我们打来一盆水,把浮石放进去。“看!浮石在慢慢移动,它浮上了水面。”何子昊和同学们不禁欢呼起来。
    导游哥哥接着说,浮石又称轻石或浮岩,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面后,喷火口四周的熔岩泡沫急速冷却,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气孔,犹如煮粥时溢水的米汤泡,状如蜂窝。浮石整体密度较小,能漂浮于水面,因此得名。

“山浮水面水浮山”

    不登浮山顶,不知浮山景。前行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妙高峰,并登上妙高峰之巅的文昌阁。妙高峰并不高,最高海拔208米,故有“山之隐者”之称。导游哥哥说:“这里是浮山第一峰,又称点将台,当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帝王的时候,陈友谅在这里安营扎寨,指挥兵马。”同学们站在文昌阁上,举目四望,只见河湖环绕,绿野无边。“东南西北皆水汇,山浮水面水浮山,这是浮山得名的又一原因。”导游哥哥补充说。
    对王乐瑶而言,文昌阁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阁里有许多藏书,上到最顶层往下望,让人感到一阵眩晕,可谓刺激之中又有一番美妙之处。还能鸟瞰到浮山中学,瞧!远处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跑步。附近的山林都被一层薄雾环绕着。“站在这,我不由想到杜甫的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返程探秘九曲洞

    离开妙高峰,我们踏上返程之旅。这时许佳薇心想,返程定是很无趣。结果没想到,她和同学们又遇新惊喜。在金谷寺旁,有一处景点名叫“九曲洞”,外看普普通通,走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据说这九曲洞由一仙鼠钻出而形成,又传金谷岩寺有一小猫,误入洞中,行七天七夜,始达金鸡洞口。据地理学者考察,浮山在火山活动期,因熔岩流穿过地下,突破石壁,形成九曲长洞。
    随后同学们也像“仙鼠”一样,一个个钻了进去。洞内弯弯曲曲,伸手不见五指,“我一举手就摸到了上面的石壁,非常凉快,上面还凝结着小水珠。越往里走,洞口就越窄,也越低。”有些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且只能弯腰扶壁而行。一开始胡俏俏很紧张,中间还跌倒过几次,但很快兴奋和好奇取代了紧张。中间有好几处,她以为没路了,俯身钻了过去,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她走完了全程。
    “我觉得好有趣,和同学来来回回钻了两次呢!”出洞后,许佳薇兴奋地说道。到了出口处,吴佳婧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她长吁一口气,脑中不禁浮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小记者对话景区负责人

    一路上,小记者们边参观、边记录、边思考,还拟好了问题,准备在到达终点时采访风景区的负责人。“请问叔叔,百步云梯有些路段很危险,要如何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呢?”“接下来,景区还有什么新的规划吗?”……对于这些提问,浮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昔军和景区营销部总经理袁坤给出了耐心解答。
    “嗯!我回去要给其他同学讲浮山的故事,下次还要再来!”小记者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采访,并期待着下一次的探寻之旅。

小记者认真做记录

小记者对话景区负责人

小记者于文昌阁前留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