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磊:以青春的名义扎根农村 贫困户的笑容是我工作的动力 庞明君:不忘初心走好扶贫路 做专注扶贫工作的有心人
06版:青年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5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贺磊:以青春的名义扎根农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7-09-01 13:54:13

  三年青葱岁月,他的青春撒播在基层一线,风华正茂,巍巍大山、涓涓细流承载了他的成长与蜕变;上千黑夜白天,他的身影闪耀在扶贫前沿,挥斥方遒,怀揣着梦想、伴随着艰辛,却始终戮力前行。
  2015年6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宿松县趾凤乡团委书记贺磊主动向领导提出了驻村的想法,他始终认为在基层工作只有真正地沉下身子去了解村情民意才能当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兴许是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打动了领导,他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乡主要领导的支持,于是,便跟着其他驻村干部一起,联系进驻趾凤乡红旗村团林村。回首两年的脱贫攻坚生涯,贺磊坦言,那是他度过的辛苦与快乐同在的最美好青春时光,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进村后的贺磊,既兴奋激动,又忐忑紧张,他担心村干部会不会喜欢自己,担心自己能不能把驻村工作做好。一开始,他会不知所措,对到村里该干嘛、回乡里怎么汇报工作等让他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进取好学的贺磊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认认真真学起来、踏踏实实干起来。他主动向乡里其他资历深的驻村干部请教,在乡里的每周一的干部例会上,认真听各部门和各分管领导的工作安排,只要跟团林村相关的,他都认真地记下来,第二天再到村里一点点跟村干部沟通。村干部慢慢地跟他讲述村里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村里所遇到的难题,对这些情况,贺磊同样先记下来,回到乡里后再跟联村科干汇报。过去的两年时光里,贺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秉持着“少说,多看,多做”的原则,一心扑在驻村工作上。
  人生好比一条波浪线,起伏不断,老天总会出些难题来考验考验大家。2016年6月18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趾凤山区夜晚的宁静,肆虐中似乎想借着夜色吞噬掉这座小镇。当天晚上,贺磊在乡里值班,接到乡主要领导的指示后,立刻打电话联系八个村书记,要求他们迅速查看灾情、转移危房群众。作为驻村干部,贺磊跟着联村科干到了团林村。
  汛情就是命令,没有丝毫犹豫,所有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防汛救灾中,分组查看灾情,无条件转移危房群众,危急情势让他们忘记了疲倦、忘记了休息……后来,在与大雨对峙的两个多月里,他们吃住在村,广泛发动村民组组长和党员,上山下河,砍树修路,与死活不愿意撤离的危房户“斗争”,到没有路的山上去接转移的群众,去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去化解所有的怨言……这两个多月里,贺磊始终歇息在村党组织书记办公室,对那张被自己一直睡的沙发,他笑着说:“书记,你办公室的这个沙发我睡出感情了,回头走的时候我把它搬走啊……”
  在无情的洪水面前,贺磊看到更多的则是让他感动的人和事。60岁事必躬亲尽职尽责的“老黄牛”贺书记,每天风里雨里骑车查看灾情转移群众;总是乐呵呵的“老油条”王主任,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却总是积极、乐观;跟大家耍嘴皮子的“老会计”毕主任,轻伤不下火线、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祝主任,还有话不多却无时无刻不陪着大家一起吃苦受罪的“倒霉蛋”、市里下派的张书记……无木不成林,从他们身上,贺磊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团林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基层干部品质。
  为圆满完成“户脱贫,村出列”这一目标任务,贺磊和乡、村干部一起,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在不断推倒后重来、在一次次会议中探讨、在一次次入户中精准……“小伙子,你又来了,我看你一双新鞋爬山都爬破了,乡里给不给报销啊?”吴冲组的一位贫困户在贺磊无数次入户之后笑呵呵地跟他说。是的,脱贫攻坚就是这样,团队就是这样,虽吵红了脸但不改团结的心,虽写断了笔、跑破了鞋、讲干了嘴仍继续前行……那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一个个昼夜不分入户的背影、村里四个“老人家”戴着老花镜熬夜准备资料的样子……一幕幕都映现在贺磊的眼中。
  苦吗?苦。累不?累。可在贺磊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怀念,甚至憧憬。因为大家并肩战斗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实打实在为老百姓做事,没有假期,“5+2”,“白加黑”,没有加班费,每一个贫困户脸上的笑容是他心目中最大的安慰。2016年底,省第三方评估如期来临,他们从容不迫,无数个日夜的呕心沥血和无数次的入户是他们最大的底气。苦与累,笑与吵,一切就那么轰轰烈烈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贺磊说,他很真诚地感谢每一个村干部,感谢每一个在这场战斗中给他鼓励、支持和帮助的人,是他们给了他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