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青春 助扶贫 大学开学季那些学长学姐的忠告 探寻颍上大鼓书
02版:青年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135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7年09月01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1354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聚青春 助扶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团淮南市潘集区委 发布日期:2017-09-01 13:46:33

  精准扶贫,难在精准识别,要做到精准扶贫关键是要做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只有抓住识别这个“牛鼻子”才能更好地推动下一步的精准实策工作。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要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积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团干部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凝聚青年的力量,把青春的气息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帮助、带动更多的有志青年积极有为。
  基层团干部要做好这项工作,只有组织青年、发动青年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地发挥青年力量。
  一、组织青年,用青扶贫
  一个地方青年聚则兴、青年去则衰,实现农村脱贫,青年是关键。结合共青团“一学一做”的契机,团区委研究制定了《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青情”台账》,建立青年QQ群、微信群,将全区青年组织起来,通过皖北贴息贷款、青年创业项目、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等,鼓励青年带头创业,吸纳识别后的贫困户入企,截至目前共建成种植基地12个、养殖基地21个、电子商务点3个、服装加工企业1个,吸收280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余元。
  二、联系青年,用心“扶智”
  贫困户中除因病、因残、因灾、因龄外,主要是思想意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团区委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汇聚社会力量助学、联系公益力量助教,依托大学生村官、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训等方面服务农村青少年发展,为“扶智”找准切入点,更具有实效性。截至目前共收到“微心愿”九十余份,为学生马雅莉募捐治病资金18.6万元,开展助教、培训、体验、心理辅导活动三十余次,八百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受到了良好的引导。
  三、激励青年,用爱“扶德”
  在扶贫中我们结合“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主题教育,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淮南好人”为行动榜样,运用新媒体,传播文明观念和生态理念,通过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活动,让“向上向善”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精准扶贫提供精神动力。
  记得去年春节前走访贫困户时,团区委工作人员拎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一户有两个孩子的贫困户。这个家庭是因为孩子母亲患有重病,需要常年吃药,父亲在家做工,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经济条件一直很差,村里给申请了低保。看到两个孩子,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改善一下条件。于是问他们,过年了,有什么心愿啊?讲出来,下次给你们带过来。两个孩子慢慢地摇摇头,说“没有,谢谢!”工作人员看得出来,他们心理已经有想要的礼物了,便说:“没关系的,想要什么直接说,给你们买。”在不停的劝说下,姐姐说,想要一件漂亮的衣服和一本课外读物;弟弟说,想要一个遥控汽车。多么简单的心愿啊,不要等下次了。跟孩子的奶奶说,我是团区委的,带两个孩子上街买件衣服,一会就回来,请您不要担心。在得到老人的同意后,带着两个孩子到城区,让他们每人挑选了一套衣服,买了一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一个遥控汽车。在回去的路上,问他们为什么想要这样的礼物?两个孩子不吱声,慢慢的,姐姐的眼里出现了泪水。工作人员赶紧地岔开话题,让他们不要想了,想想到家后邻居家孩子看到你们的新衣服、新玩具一定很羡慕。过了一会后,姐姐才说,平时,我和弟弟都没有玩具,弟弟只能去和邻居家小孩一起玩,我们的衣服很多也是叔叔、阿姨送的……我陷入了沉思。
  晚上回到家后,回想今天和孩子们的对话,久久不能入睡。作为基层团干部,是不是应该为像这样的孩子做些什么。说干就干,打开电脑制作了《全区贫困青少年情况统计表》和《困难青少年微心愿统计表》,然后发到工作群里,请全区各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开展贫困青少年摸底与困难青少年微心愿征集。
  第二天一上班,就联系了区里的一些知名企业,向他们详细说明这些孩子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尽一份社会责任,能够帮帮这些孩子和家庭。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多数企业愿意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有两个企业愿意直接资助两个孩子每年500元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截止至月底,我们共为90名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圆了“微”梦想,得到了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与支持,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到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这个群体,这个活动我们会一直办下去,希望能够为全区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完成一次“微”梦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