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章兴文是桐城市实验中学留守儿童“真情关爱班”的班主任,五年来,为照顾好这些留守儿童,他把自己刚满两岁的孩子送到乡下奶奶家,并举家搬进了2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被学生们亲切称为“爱心爸爸”。
见到章兴文时,他刚从课堂上下来。清癯的面容,身材修长,一双有力的大手,一说话就眯眼笑是他给人最初的印象。交谈没多久,他便告知要去宿舍看看学生。
随他穿过教学区,到了该校的生活区,走近最后一幢五层大楼,远远就发现了“桐城市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的牌子。在那一楼的一间活动教室里,一些学生正在进行美术练习,一招一式非常标准,十分投入。
“这里是专门配给留守儿童的功能室,包括音乐、美术、体育、图书等,除周五外,每天都安排专业教师过来辅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课程。”谈起学生来,言语不多的章兴文话儿特别多。
章兴文介绍,这栋大楼里二楼、三楼里住着的是男生,四楼、五楼里住着的是女生,共有两百多人,是来自全市的留守儿童,作为他们生活教师的章兴文就住在二楼靠楼梯口的那间房子。
这间房子和所有的学生宿舍一般大小,不到20平方米,推开房门,整个房间里仅有一张上下铺的铁架子床、一张简易的书桌,阳台的一侧摆着煤气灶,另一边放着脸盆,水瓶和几个碗碟。难以想象的是,章兴文一家一直就住在这里陪着留守儿童们。
2011年,桐城市实验中学面向全市农村招收首届留守儿童“真情关爱班”,共招收50名留守儿童。他们父母长年在外,如何能照顾好他们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当时,年轻的章兴文欣然接受了“真情关爱班”班主任工作。2012年为了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和家人商量后,他把自己刚满两岁的孩子送到乡下奶奶家,举家搬进了学生宿舍,每天早起晚睡,和留守儿童同吃、同住,俨然成了他们的“爱心爸爸”。
留守儿童“真情关爱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章兴文都得操心。学生两星期回一次家,他就得连续在学生宿舍住两星期。从清晨到深夜,一直坚持比学生起得要早、比学生睡得要晚,每天工作一般都是11个小时。“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作为班主任,对家长,我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代表着家长,必须双手履行义务和责任。”章兴文的表述意切情真。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多少次在深夜,总有学生或家长打电话咨询,章兴文耐心解答;多少次在下班后,章兴文顾不上回家,忙着跟有困惑的学生谈心;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学校一个电话,章兴文立刻放下自己的事,马上出现在学生面前……为帮助缺少管教的学生小明(化名),不厌其烦地与他谈心,常去家访,鼓励他发展课余爱好,让他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为了帮性格孤独的学生小婷树立自信,时时处处照顾她,给机会让她参加书画创作、趣味英语等活动,鼓励她融入集体,迎接新生活。
“初中三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清晨在教室门口看到您,让我每一天都觉得踏实;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深夜在宿舍门口看到您的房间点亮的灯光,最后熄灭,让我每一晚都感受到温暖。“学生的周记里,这样的话被经常记录。
作为班主任,每天清晨,章兴文第一个到教室,放学后巡视完教室后才离开。为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章兴文每天都接受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并结合语文教学,每周翻阅学生的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和学习不大努力或者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谈心,常常是下班之后,依然“留守”在心理咨询室,一个又一个,一遍又一遍,五年来共计接受留守儿童的个别咨询数百余次。
“看着每个学生有了点滴进步,觉得这是我最大的幸福”。章兴文坦言,非常乐意永远和学生们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
人物点评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章兴文为照顾留守儿童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回乡下成了留守儿童,为督促留守儿童学习举家搬进了2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五年如一日,章兴文和学生同吃、同住,每天坚持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作“爱心爸爸”。他用无私诠释了大爱,他用行动践行了高尚,他是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
□桐城市实验中学校长 陈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