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九中校刊《九歌》
06版:社团风景线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62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3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622期  下一期
宿州九中校刊《九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3-07-19 16:34:13

宿州九中校刊《九歌》于2011年5月17日创刊,为16开本,分设“卷首语”、“烛光点点”、 “难忘九中”、“未来之星”、“馨香一瓣”、“放飞理想”、“新荷初绽”、“成长印迹”、“家教园地”等十几个栏目,不定期出版,每年出刊两期至三期。自创刊之日起,即“以引导兴校的追求,培养能征善战的素质,弘扬吃苦奉献的精神,造就精益求精的作风,打造一流名校的品牌”为己任,承担起了引领校园文化、承载校园文化、传播校园文化的重任。《九歌》以充实丰厚的内容和清新流畅的语言,以及精致独特的装帧设计,赢得了师生的赞誉,多个栏目的学生作品被数次转载在各类报刊上。2012年7月,《九歌》在省第五届校报校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校刊”。

希望的火种
□九(3)班  孙姝琪
  辅导教师  刘月琴

那一年,她被诊断出患了恶性淋巴瘤。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在顷刻间将她的世界彻底摧毁。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已面临枯萎。母亲无法接受她患病的事实,带着她辗转了数家医院,面对那一张张大同小异的诊断书,39岁的母亲瞬间苍老。最后,她办了休学,在医院里专心接受治疗。
她的病床在靠窗的位置。只要稍微侧头就可以看到楼下来往的人流和不远处的公园。当时已是深秋,夏日里嫩绿的树叶早已纷纷凋落,铺满了大地,曾经的生机就像她停止跳动的心,被永远地埋葬在明媚的阳光里。所以,她从来不去看窗外,仿佛这样就可以逃避现实。她也不喜欢有同学来探望她。不仅是因为讨厌被别人看到自己接受了化疗而变得浮肿的身体,也因那一双双写满同情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向她昭示着命运的不公。她每天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估计自己剩下的还有多少时间。她会死去,对于这一点她深信不疑。
直到他来到。
他和她患有同样的病症,因家庭的缘故转院到这里。但和她不同的是他充满希望,因此,他坚信自己可以痊愈。
“虽然在命运面前我们都太渺小了,但初生的海燕原本也不知晓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飞越大洋。”他这样告诉她。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向命运妥协,恰恰相反,唯有在命运面前绝不低头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可以信命,但绝不能认命。
他的话点燃了她的心,她第一次那么清晰地感受到胸腔中有种名为希望的东西在跳动,一下一下,维持着她的生命。她渴望活下去,渴望看到明年春天鲜花开满大地的美丽景致。她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母亲因她的变化而欣喜不已。
时间一晃而过,他出院了,临走时,她向他保证,总有一天她也会重新恢复健康。听了她的承诺,他笑了,说,我等你。
从那以后,她每个月都会寄给他一封信,信中交代了她最近的状况。而他也不时回信,鼓励她配合治疗。他的信给了她希望和动力。总有一天,我会康复。她坚信。
后来,她恢复了健康。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她和双亲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家。表明来意之后却见到了他泪流满面的母亲。
“医生早就表示他的身体没有痊愈的可能了,为了不影响你的治疗,他才一直没说……当初出院其实就是因为放弃治疗了……”他的母亲啜泣道,“寄给你的信是他去世前留下的,特地叫我定期寄给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你能康复……”
她捧着他留下的一摞信,热泪盈眶。
从此,她开始给一些身患绝症的人写信,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命运,与病魔抗争,立志把希望的火种传播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墙角的蒲公英
□八(3)班  郝璐阳
  辅导教师  孙璐璐
喜欢一种花。它没有“万花之王”牡丹的鲜艳富丽,也没有“花中君子”兰花的幽香袭人,更没有“群花之魁”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但它也存在典雅的花姿,只是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罢了。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蒲公英。
春季一向是风和日丽,我正在姥姥家院里感受春风扑面而来的清爽,其中夹杂着各种说不出的芳香。一个瞬间的回头中,我的目光留在了左墙角上,隐约看到一朵黄色的小花。走进才看清它的真面目,是一朵蒲公英。春风吹击在它的身躯上,左右摇晃,像一位身穿黄色纱裙的芭蕾舞者,我成为了它唯一的观众。
春雨来袭,曾经一向是牛毛细雨,可为何今日春雨像是生了怒气,倾盆大雨连续不断,成为了一道透明的省略号。柔弱的花朵怎能经得起这般无情的摧残与打击。我拿起雨伞,冲向那朵蒲公英,可这把伞未能成为它终生的保护伞。它像一位腐败的士兵,无往日似芭蕾舞者的气质。我误认为它已没有生命的残留,便暗无声息地离开,离开了那朵蒲公英,离开了那处墙角。
夏日炎炎,树阴下,野地里,蒲公英唤起了我对那处墙角的思忆。我再次到那个无人留意的墙角。眼前的画面令我吃惊,一朵白发苍苍的蒲公英,它是往日的那朵蒲公英吗?夏风抚过发梢,蒲公英瞬间变为了一位失去容颜的尼姑。它的孩子们随着风伯伯的带领下四处游荡,这场面美丽而又典雅,如柳絮般的轻柔,如泡沫般的短暂,如星星般的若隐若现。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就如同那墙角边的蒲公英,虽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一种低微的身份,但一样拥有名花们的美丽,一样都富有花的价值。不求“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的特点,不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歌颂,不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赞美,也不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赞叹,只求像松柏那样“寿比南山松”地处于墙角之中罢了。

 

理想,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望江县赛口中学102班  陈苏皖
    每个人心中都曾有梦想。如果你是大海上的一叶扁舟,理想便是推动你驶向梦想彼岸的波浪。
    马丁·路德·金曾有个梦想。那曾被称为“美国的梦想”是黑人渴望民主、自由、平等的理想。为了理想,马丁·路德·金一生被捕三次,被判刑三次,最后为了这个梦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时,他才39岁。面对多次挫折,马丁·路德·金丝毫不放弃他的理想,信念坚定,实现了他最终的梦想。而我们的理想,虽说没有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我们的努力也实在渺小,但我们该有的,就是那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信念。
    理想,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它推动着你的信念,带你克服挫折。这条道路上,我们或许有失望,或许有时也想放弃,但坚持走完这条道路,给你动力的还是理想。
    有一首歌《海阔天空》中写着:“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不就是告诉我们:为了理想,再累,再苦,再委屈,都别放弃。理想如果是阳光,那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如果理想是一首歌,那么信念是词、坚持是曲,永不言弃是理想的主旋律。
    如果你是船,远航的船,就不要留恋港湾的温暖。只有驶离海岸,乘风破浪,才能跟上时代风帆。如果你是真正的你,就不要担忧人生的一切,只有奋发努力,披荆斩棘,才能闯出洒满阳光的天地,实现属于你的理想。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理想一定不会遥远,人生就像一条多岔的道路,而你心中的理想将会指引你正确的方向。
    当我们看到马丁·路德·金挥手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时,我们也看到了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这位黑人头颅的阴影,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著而跪拜在这一伟大民主战士的脚下。
    有了理想,人生才会有动力;有了理想,人生便有了方向。因为有了理想,人生才有了真正的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