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女生发布亚健康蓝皮书 农民工子女模拟法庭学法律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620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620期  下一期
高二女生发布亚健康蓝皮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王浩淼 发布日期:2013-07-17 10:18:27

编者按  中学生亚健康有多严重?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刘静怡和辅导老师张亚非利用课余时间对淮北市六所中学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8份。这份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高中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1.41%,其中高三学生更是达到70.5%。

调查表明高中生亚健康发生率逾六成
2013年4月,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刘静怡和她的辅导教师张亚非的论文《淮北地区高中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在2013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个有着“淮北高中生亚健康蓝皮书”之称的论文用大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中生普遍存在体质差、情绪化、压力大的问题。刘静怡呼吁:我省青少年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70.5%高三学生亚健康
5月8日,淮北市高三学生小李(化名)焦灼地在该市某医院的心理门诊走廊里来回溜达,而他的母亲和他一样焦急地排在候诊的队伍里。原来,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小李的情绪越来越烦躁易怒,不愿意和家里人交流,饭也吃得很少,晚上更是睡不着,人一下消瘦了很多,教师建议他看看心理医生。经医生诊断,小李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
在淮北市,像小李这样的“高三党”亚健康发生率高达七成,这是刘静怡在对淮北市600名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8份)后得出的结果。调查显示,高中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1.41%,其中高一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 52.20%,高二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58.20%,高三学生亚健康发生率70.5%。刘静怡说,高考是高中生学习中的重头戏,调查中看出高中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与年级成正比,高三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高中生的学习任务加重,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增加,锻炼运动时间减少,必然影响到身心健康状况,导致亚健康症状报告率的升高。
刘静怡的辅导教师张亚非认为,此次调查问卷广泛性和可信度都比较高,调查结果很有参考价值。578名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淮北地区六所中学,三所市内中学,三所县镇中学。每个中学选取高中三个年级,每年级抽取2个~4个班的在校学生,每班随机选取10名~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578名,年龄为(15.71±3.00)岁。其中,城市学生353 名,农村学生225名;男生305名,女生273名。
53.9%的高中生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
5月6日上午,合肥市某中学学生在上体育课突然晕倒,被立即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对于同龄人的猝死,刘静怡很难过,她说,现在中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她的论文中,有一组淮北市中学生的体测及格率调查表。测试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淮北市高中生的体力一般,整体亚健康状况较为突出。学生的肌力水平较低、耐力素质较差、柔韧性尚可。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比较:淮北市高中生反映下肢力量的50米跑男生平均得分71分,处于及格档,女生平均57分处于不及格挡;反应耐力素质的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成绩处于及格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还发现,淮北市高中生有38.6%的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按时吃饭、吃零食、熬夜是排在前三位的不良生活习惯。而在关于运动习惯上的调查中,有53.9%的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和调查对象的交流中,学习压力大、看电视等新媒体,以及自身惰性是他们提到最多的三个原因。关于生活及运动习惯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许多高中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另外,亚健康状态可划分为身体、心理两个方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身体方面, 头晕头痛(34.71%)和乏力疲倦(36.40%)最为突出。高中生心理症状中“注意力不集中”比重最高,占到35.90%,而“烦躁焦虑”在心理症状中较突出,占18.66%,明显高于其他症状。
调查表明,高中生的身体健康与缺乏锻炼以及饮食不规律有关。心理不健康则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有关,父母往往喜欢拿孩子相互比较,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其他表现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时,孩子就会产生恐慌、忧虑、自卑、厌学等不良情绪,而现在好多中学没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也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以及教育课程,学生往往不注意自己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不会自我调整和缓解,久而久之会导致心理亚健康的出现。
谁动了高中生健康的奶酪
为什么会导致高中生的亚健康状态呢?调查问卷显示,高中生处于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高考以及青春期的烦恼等诸多问题引发心身不适,出现亚健康的学生比例愈来愈高。家长和教师们过于专注于其学业,很少对其在对应压力、环境变化、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而实际上高中生往往最缺乏应对这种问题的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惑和烦恼还会影响其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导致高中生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刘静怡通过和大家交流,发现有亚健康的学生部分是不好习惯造成的,如饮食不规律、学习习惯不佳(一味学习,不注意锻炼;学习效率不高时,不会及时反思,强制自己死记硬背;根据自己喜好,偏科,对其他科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学习压力大,从不和别人交流,产生孤僻、漠然、焦躁等情绪变化)、运动习惯不佳(从不锻炼,逃避体育课;偶尔锻炼,没有持久性;运动不科学,喜欢运动项目单一,很难对全身进行锻炼)等。
亚健康的不期而遇,高中生应该怎么做呢?
刘静怡告诉记者,对于高中生来说,面临着高考的极大压力,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整。在生活和学习中,研究出符合自己的运动和学习的规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运动的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意识地研究自己的学习和运动特点,如自己在那些时间段学习效率比较高、自己在那些时间段容易疲劳、自己调整学习和娱乐及运动的时间安排;自己在体能测试中那些项目成绩不好,可以和体育教师交流,在平时有限的锻炼时间中可以加强这面的练习;自己最近哪些地方不舒服,可以和家长、校医、教师多交流,学会及时调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