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里的五四青年
04版:缤纷社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61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612期  下一期
今日古诗词
社团里的五四青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3-07-09 15:19:58

咱新华有个“影哥”
□安徽新华学院本报学生记者  彭  敏
在安徽新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种活动现场,你会发现一个男生,高高瘦瘦,皮肤有点黑,戴着一副银边眼镜,在现场来回穿梭,这个人就是黄影——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大学期间,优秀团干部、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团员、省“十佳大学生”提名等的荣誉接踵而至,而他付出的却不仅仅只有时间,更多的是奉献精神。
当记者初次见到他的时候,温文尔雅,一股书生气息,可是就这样,却让很多人心甘情愿喊他一声“影哥”,不是因为权力,不是因为职位,不是因为他够严厉,而是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值得得到别人的尊重。“爱心围脖”是黄影接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第一个大项目,这也是青年志愿者协会格桑花工作站每年推出的重点活动之一。初冬的清晨,当很多的学生还在温暖的被窝里面安静地睡着,黄影早已起了床,带着志愿者们奔走于十多所高校间,联合各所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募捐活动,并将收集到手织围巾、手套和帽子发放到西部助学点。在黄影的带领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爱心围脖”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温暖西部之余,环境保护也是黄影一直重视的一件事情。2012年度的“环保时装秀”在黄影的领导下,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合肥市环境保护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局、校团委的大力肯定及支持,还将其他八所高校一起融合进来,在省内的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青年志愿者协会对于黄影来说,更多的不是工作场地,而是一个给予人们温暖的大家庭,所有的成员用自己的努力来让这个家更完美无瑕。
为了更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除了校内,黄影还经常报名参加校外的志愿者服务。他的力量不是仅仅局限在校内,但却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如合肥市的重大活动需要邀请青年志愿者代表参加时,黄影就在邀请之列。
黄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同时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在志愿者行列中,他不仅是一个践行者,更是一个呼吁者。志愿活动一直在持续,黄影从未停止过脚步。“影哥”用他的志愿之心,换取了人间真情。


在律动中升华
□安徽医科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刘  燕
在安徽医科大学,dreaming舞社副社长许坦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坦学长啊,厉害啊。我们对他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啊。他跳过《周日我最大》的开场舞。”小文同学很激动说。
许坦,2009级临床专业学生,因为对于舞蹈的喜欢,以及被大一篝火晚会的舞蹈表演惊艳到,所以当时还是新生的他毫不犹豫加入了dreaming舞社。因为自己的舞蹈天赋、不懈努力以及对社团的贡献,很快他就在大二上学期竞选上了宣传部部长。在这个职位上,他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为同学们干实事,甚至当时舞社的场地也是他和当时的社长一起刷的。同时,因为自己的popping舞蹈够好,他又兼任了popping教官。因此,根据他多方面的表现,在大三下学期,他被提拔为副社长。
在社团能做到副社长这一步,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无可争议的。同时,许坦的舞蹈底子也是很让人佩服的。2010年,许坦和社团的其余四人参加了安徽大学生街舞比赛并夺得金奖。
“2012年三四月,我和几个同学还被《周日我最大》邀请跳节目的开场舞,这是我第一次上节目。呵呵。”许坦笑道。医学院校的课程繁忙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以零基础的底子在挤出的时间里练舞练到这个水平怎能不让人佩服?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在上过繁重复杂的医学课程后,许坦默默练着舞,为了自己,也为了社团。记者问他的苦累是否曾后悔过,他只是笑道:“我只有把自己的舞练好,才有这个资格和水平去教别人。这样,我的舞技提高了,社团成员的水平也好了,我们的社团才能更好地在学校立住脚,同时也给被繁重课程压住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休闲轻松的地方。这可不只是双赢啦,是多赢。”
2013年,大四的许坦要去省立医院感染科实习,他卸下了副社长职务,但他却没有卸下这份责任。虽然实习的时间已占去了他大半的时间,但他一有空闲时间还是会和大家一起练舞,同时指导大家的舞蹈。“因为我依然是舞社的一分子,我还在这里。”许坦很认真地说。


把环保当成习惯
□安徽农业大学本报学生记者  姜博晨
“绿色家园,美丽中国。他一路奔走在志愿环境保护的路上,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他坚信只有每一个人的点滴付出,才能托起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给安徽农业大学“感动校园十大学生”人物之一的张卓的颁奖词。
张卓,安徽农业大学2010级环境保护专业学生。大一时,他就加入了绿色家园环境保护者协会。“小时候每次看到河边的垃圾,闻到恶臭味,就有一种要保护小河的冲动”。现在的他把这种“冲动”带到大学,落实在实践中。在校园里看到有同学乱扔垃圾,他会礼貌地上前劝说,“开始的时候有些犹豫,别人都不管,我何必要出这个风头。但睁只眼闭只眼心里又不安。好在大多数同学还是接受了我的意见,把垃圾捡起来,这给了我更多勇气。”张卓坦言。
生活中处处注重环境保护的张卓被同学们笑称为“环保狂人”,对他来说,环境保护俨然成了一种习惯,并且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习惯。作为安徽农业大学第一大环境保护社团,每年“绿色家园”都在张卓的带领下不定期组织开展“红色小帽”环境保护活动、回收废旧电池、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讲座、进行环境保护图片展、播放环境保护影片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
身为校绿色家园环境保护者协会会长,张卓经常组织同学们去校外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活动,更会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参与到环境保护实践中。他会响应环境保护局的号召,带上协会的同学们前往郊区做一个清除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志愿者;他会响应省环境保护联合会的号召,走进千家万户去调查太阳能的使用状况;他会主动前往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进行义务清扫;他会沿着合肥市南淝河进行水质调查与采样……  
不仅是校园内外,张卓更带领着“绿色家园”将环境保护事业带向了农村,2012年,作为校暑期“三下乡”志愿团队队长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为当地乡亲讲解农业污染的危害,宣传各类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当地农民解决相应的污染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获得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
收获总会有回报,2011年,张卓等十余名安徽学子被授予国家“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荣誉称号。2012年7月至8月,作为环境保护社团骨干的张卓同我省其他高校的环境保护社团骨干共计七人,一起被团省委推荐至共青团中央农村部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培训。他和“绿色家园”的环境保护也在步入新的阶段。
“我已经把环境保护当成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从未想过要放弃。我坚信,会有更多人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总有一天,家乡的小河一定会变得很清。”这是张卓和无数“绿色家园人”的信念。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