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留之辩”可为教育改革借鉴 换不换班主任家长说了算是一种进步 择校择班又择师别挑花了眼
02版:教育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8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82期  下一期
择校择班又择师别挑花了眼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南陵县烟墩镇中心初级中学 蔡正青 发布日期:2012-09-05 10:08:09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个只能容纳50人的班,校长却收到了近400个“条子”和“招呼”,只因这个班的班主任曾经教出了几个成绩很好的学生。新学年开学在即,省城的一些中小学校长们却要“东躲西藏”。面对这股“择师”风,校长们感叹“做人真难”。
  不仅是省城,不仅是重点校,开学初,差不多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都要忙得不亦乐乎,甚至面对众多学生家长的择师或者是择班“东躲西藏”。教育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别,这是事实,于是便有了择校,由于校内师资水平的不均衡,再度有了择班、择师,一个只能容纳50人的班级,校长却收到了400个“条子”和“招呼”,不能不说择班、择师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不说400个“条子”和“招呼”,就是一个班有四个“条子”和“招呼”也会让校长招架不住。对于学生择班、择师,校长喊累,其实大多家长比校长更累。择班、择师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伤了一部分教师的自尊心。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分重点班、好班、快班、特长班,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S形走向编班,做到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以利于对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评比。同时,要将优质师资相对均衡分配到各个班,这样才显得相对公平。如果学校在师资分配上为了某种目的,有意造成各班级师资的不均衡,势必助长“择班风”、“择师风”。即使学校公平分班、公平分配教师,还是有一部分家长要行使手中的特权择班、择师,势必会造成一些恐慌,一些家长会盲目跟风,使“择班风”、“择师风”持续升温。
  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坦言,无论是如何公平编班分配教师,班与班之间的微小差异还是存在的,作为家长要正视差别,不能盲目跟风,不同的班、不同的教师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要知道优质的师资不一定为你提供优质的教育,适合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要尽量适应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适应我觉得也是一种能力。人生面临太多的选择,孩子入学从择校到择班、择师,将来还要选择工作、选择爱人等,有的选择可以自己左右,有的选择自己根本就无法把握。随遇而安吧,请相信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挑来挑去会让你举棋不定,挑花了眼反而适得其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