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特岗教师期满后98%选择留在农村 合肥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今秋零元入学 放飞梦想 淮南市百名学生获领个性奖学金 高中阶段学校不宜再建新校区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82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9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82期  下一期
高中阶段学校不宜再建新校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 勇 发布日期:2012-09-05 09:57:55

  新学期,省内又有不少高中阶段学校搬进了新校区。搬新家,教师、学生看起来都很兴奋,但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生源数量、布局规划、硬件基础以及办学需求等方面看,高中阶段学校已经不宜再建新校区。
  从生源上看,目前全省高中阶段学生数在逐年下滑,学校的容量不存在问题,甚至有些农村学校倒是空出不少教室来。而从长远来看,生源逐步萎缩几乎已成定局,学校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少。新建一所容量5000人、8000人的学校将来很有可能荒废了。
  从布局上看,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基本趋于合理,城市有,农村也有,而且高中阶段学校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必要刻意地在地理位置上追求均衡。有些地方因为学校整合而建新校区,其实,也是不合理的,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不要建“航母高中”,再者,整合也不一定非要搬家,完全可以“合而不搬”。
  从硬件上说,虽然很多学校的条件不够一流,但在很多市、县,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高中阶段学校都是“出类拔萃”的。多数学校都有几十亩、上百亩的校园,完全可以针对一些薄弱的地方进行升级改造,没必要追求三五百亩的新校区。
  从办学需求上看,办学质量的高低与校区的大小,档次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很多新的教学设施可以在原地更新。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远比有些学校新校区几十间实验室却半数空着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