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伦敦奥运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手球便是其中一项。
而对于宁国市西津小学“火箭”手球队来说,他们更是兴奋不已,假期里学校男女学生手球队赴韩国仁川开展了一次手球文化之旅。
趁着奥运余热尚未散去,开学之初,咱们走进西津小学手球队,及他们的韩国之旅——
为期六天 紧凑而丰富
据大队辅导员章盛清老师说,活动持续六天,紧凑而丰富。在韩国仁川手球协会的接待下,西津小学手球队与韩国小学手球冠军学校富平南初进行了交流,13名男女手球主力队员先后和韩国队员进行训练、友谊赛等。队员们都大开眼界,感受了韩国小学生的手球运动水平。
正如周正同学说的,韩国小学生对于手球的执著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手球技术真的令人羡慕,这与平时艰苦训练分不开的。
“在和韩国小学生比赛时,韩国队员擦破皮,扭了脚,也不叫苦,不叫累,不抱怨,顽强地在赛场上坚持比赛。”高旭奕同学说。
当然,不仅如此,程澳滢同学还对韩国小学生的友好礼貌夸赞不已,她说:“韩国小学生处处遵守纪律,人人讲文明,公共场合从不会看到拥挤、混乱的场面。”
当然,作为交流的代表小学,西津小学手球队也有过人之处,且听队员们的介绍——
手球是特色
陈浩楠第一次接触手球是在三年级。当时,他看到高年级队员在升旗仪式上接受省级比赛表彰,羡慕之余便总在放学后看大哥哥大姐姐们训练,体育课上也认真地学习。如今,他已经成了校队不可缺少的主力哦。
在西津小学,“火箭”手球队是校五大社团之一,2003年12月15日被安徽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设立为首批儿童小手球训练基地。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设手球课,还聘请了前国家手球队主力队员吕串为教练员,五年级开始进行手球联赛,竞争进入校队,参加省内兄弟队的交流赛。
高旭奕同学就是五年级加入校队的,他说:“由于我身体单薄,总是打替补,但我身体灵活,在吕教练的指导下,我练就了射门绝活,渐渐打上了主力,但冲撞时,老是受伤,真是伤脑筋。”
手球让我变坚强
在手球队里,队员们渐渐成长。女队程澳滢是一个体育尖子生,曾经在宁国市、宣城市运动会获得小学组女子100米、200米冠军。但进手球队后,由于不合群,队员们不想和她配合,她难以打出好球,后来在教练员的引导下,她渐渐融入群体,经常在比赛中打出精彩的配合,成为公认的主力队员。谈到自己的感受,程澳滢说:“这是一个需要和其他队员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运动,我们配合得就像一个整体,整体推球到对方门前,打入制胜一球,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而对于陈浩楠来说,一大收获就是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原来,他比较爱哭,一次小失败,会哭半天,吕教练得知后,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他,说是好胜的表现,打手球就要好胜。居然,渐渐的,随着胜利的次数增多,他改掉了爱哭的毛病。
这次韩国之旅,富平南初等学校与西津小学还结成友好学校,双方约定:每年将进行一次互访交流。西津小学校长潘登说:“以后,我们要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梦想,走上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