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晴:城市不是我的家
05版: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7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77期  下一期
刘雨晴:城市不是我的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李 东 发布日期:2012-08-24 16:20:23

  8月20日傍晚,在合肥市一条偏僻的小巷深处,摆摊卖煎包的曹师傅的出租屋里出现了少有的热闹,房东、邻居与不知名的老顾主们都去了,他们去是送曹师傅的继女——刘雨晴,在这过完暑假准备回亳州市老家学校上初二。刘雨晴准备提前回乡下的家。
  曹师傅在合肥市街头卖煎包两年多了,他的煎包做得好,皮脆馅足,每天出摊都会吸引市民排队购买。两口子于凌晨4时起床和面、拌馅,6时前赶到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区摆好摊位做出两锅备着,不到9时就收工。回家再和面、拌馅,下午4时到晚上7时再去。两口子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都可以卖出一千多个煎包。
  刘雨晴刚到父母这里窝在屋里不愿帮他们卖煎包,人生地不熟的她即使去了,也是袖手旁观,后来不忍心看到父母如此忙碌,慢慢就帮上忙了。
  8月18日收摊时,他们接到市场管理员的通知,为了创建文明城市,露天的摊点不准摆了,还说要歇到9月底。难得不用出摊了,曹师傅喝起闷酒,想到在老家出车祸受伤的老父亲、想到上一年级的小女儿、想到每天的开支和粘在手里的面粉……酒入愁肠的曹师傅醉醺醺地要把八十多元一袋的面粉三十多元卖掉,刘雨晴的妈妈极力劝阻引爆了曹师傅,家中的吵闹把警察都惊动了,最后还是邻居们出来劝和,并积极帮他们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看到这一切,刘雨晴泪流满面。
  快开学了,曹师傅让刘雨晴的妈妈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带她去科技馆看看。但此刻,刘雨晴的心早已飞回了故乡,正如她说的:这个城市不是我的家。   
          □本报记者  李  东/摄

 母女俩依偎在出租屋里。

 刘雨晴在卖煎包。

 休闲时,母女俩玩得很开心。

 上午要等煎包卖光后,一家人才能吃早餐。

 夜里下起雷暴雨,曹师傅查看他的粉丝、面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