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磁场阵地 一生就为做好一件事
0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77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8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77期  下一期
网络磁场阵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包 诚 通讯员 陆建军 发布日期:2012-08-24 16:17:45

  共青团组织该如何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凝聚和引导他们?蒙城县80后青年李亮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答案。
  这个无办公场所、无经济收入、无工作阵地的小伙子利用网络、手机、QQ群、微博、邮箱等形式积极进行网络团建宣传,无偿为蒙城青年建造了一个网络志愿服务平台,凝聚了近万名青年。两年来,他通过网络优势先后组织文明创建、文明交通、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和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五百余次。
  2010年初夏,25岁的李亮在琢磨着一个问题:“现在的青年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经过调查、了解构筑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网络青年互动平台。当年7月7日,在蒙城县城关镇团委的支持下,“蒙城论坛团支部”(后改为蒙城县城关镇网络团支部)成立并投入工作。
  以网络平台开展青年团建工作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身为蒙城县城关镇网络团支部书记,李亮通过网络团支部专网,利用网络、手机、QQ群、微博、邮箱等形式进行网络团建宣传,把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网络流行工具变成了一个新的工作载体和交流平台。同时,他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感染和吸引了当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找到自己的理想阵地,有效地加强了广大青年交流沟通,加强了对团建工作的掌控,降低了大量会议的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1年4月,李亮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蒙城县乐土镇卢庙村的卢玉是孤儿,父母双亡,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着她。他立即为卢玉送去学习用品、衣服等物品,并联系企业家与学校及当地村民委员会协商做好关爱工作。2011年6月1日,李亮带领志愿者为蒙城县柳林镇乔楼小学18名在6月1日出生的留守未成年人送去价值6000元的生日特殊礼物。2012年6月16日,李亮组织安徽春雨汽车集团青年志愿者为蒙城县城关镇第10小学的32名留守未成年人送去总价值约三万元的电脑、文体用品等。两年来,李亮和他的网络团组织、青年志愿者与一百三十多名留守未成年人(孤儿)结对子并赠送各类物品价值达5.3万元。
  从2010年10月起,李亮多次带领青年志愿者定期深入到社会福利院、农村、社区为孤儿、孤寡老人以及老军人、老党员开展“送爱心,送关爱,送温暖”为主题的关爱活动,为他们送去健康体检、文艺演出等,累计送去价值达10万元的各类慰问品。很多老人赞道:“谁说俺们没有儿女关心,李亮和他的志愿者们就是俺们的儿女”。
  目前,已在蒙城县城关镇网络团支部实名登记达千余人,与当地30多家企业、16所各地大专院校及亳州市境内20多个团组织建立了网络动态联系。两年来,组织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已超万人次。网络团支部犹如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着青年群体服务于社会。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