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之春 “白卷”考生创办“零分网”劝人勿交白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64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64期  下一期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报记者 张仲磊 发布日期:2012-07-11 10:40:51

  2012年1月1日起,《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正式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了法律上的保障。在省教育厅的督导和推动下,一幅幅清晰的画卷正在缓缓地展开——学校渐渐地不再有重点、非重点学校之分,学生家长慢慢地不用为了择校而伤透脑筋,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同坐在明亮的课堂里吮吸着知识的乳液……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我省把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将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十二五”民生工程,启动了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工程,安排资金13.5亿元。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国家和省示范县(市、区)制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725元和525元。教育资源倾斜不仅限于经费倾斜,更在于师资力量的倾斜,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和城乡学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真正让优质教育资源向弱势学校倾斜。
  同时,实行公共教育经费改革,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村孩子在城里上学的难题。从2010年秋季开始,全面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零障碍”。目前,90%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经在公办学校就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