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勇夺全国青少年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敲开国家队大门,到1998年夺得亚锦赛男双、男团冠军在国家队崭露头角,再到1999年获得世乒赛混双和男单亚军,如今的马琳,已经成为全世界获得乒乓球奥运冠军最多的男运动员。
近日,中国乒乓球公布伦敦奥运会“第三人”名单,马琳又一次落选。与2000年悉尼奥运会落选不同,从意气风发到久经战场,他已经学会了平静接受。他说,永远愿为团队付出一切。
教练“四”顾茅庐
为了有个好身体,马琳6岁时,妈妈就带他踢足球。在一次运动会上,杨沈立教练去挑选乒乓苗子,见马琳跑得特别快,腿很有劲,便一眼相中了他。
不过,要得到马琳这个宝贝,教练可是费了很大工夫,要“四”顾茅庐。
第一次,教练去他家,结果门都没进去。原来,家里就一个男孩儿,长辈们心疼宝贝孙子,说什么也不愿意。第二次,他们还是不同意。第三次,教练终于被请进屋,不过还是没成。第四次,教练的行为感动了大家,马琳进了区体校乒乓球队。
小小男儿当自强
当年,乒乓球馆设在一个大仓库中,零下几十度的寒冬,没有暖气,四周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只用塑料布糊上挡风。在这样的环境里,马琳不仅改掉了娇气的毛病,还深深地喜欢上乒乓球,年三十晚上还去找教练打球。
训练一段时间后,他进步很快,为了提高儿子的球技,父母每月花50元钱,从市体校找了一位水平高的运动员做陪练。那时,爸爸每月工资不到40元,但为了儿子的前途,他毫不犹豫。看着爸爸妈妈每天辛苦挣钱,9岁的马琳就有了当世界冠军的梦想。一次,体校举行比赛,马琳与对手打成1∶1。第三局,他19∶15领先,却被对手追平,马琳急得边打边哭,最终败下阵来。比赛结束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告诉他,作为运动员,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这句话像烙印刻在了马琳心里。
赛场下,他训练态度非常认真,训练量大、时间长,一周就能练坏一双运动鞋。赛场上,他每分必争,只要比赛还没结束,就永不放弃。
“拼命三郎”永不倒
如今,马琳是世界上唯一获得四届乒乓球世界杯冠军的选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蝉联世界杯男单冠军的队员,被誉为“世界杯先生”。
对喜欢马琳的球迷们来说,看他打球有滋有味,无论是发球、接发球、摆短、侧切等动作的发挥,还是喜欢拿着球拍扇风的小习惯,都让人回味无穷。
虽然这次落选奥运会,但正如他的启蒙教练杨沈立叔叔说的,这并不代表乒乓球生涯的结束,他还能再打,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像国外的老瓦、波尔,马琳也能成为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