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 烦恼向右 叫您一声妈妈 可以吗 呆若木鸡
03版:成长巧克力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全年订阅价216元,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是共青团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全省唯一一张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专业报刊,服务教育、贴近学生、关注青年是我们的办报宗旨,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走出了《学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系列办报之路,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报》成为我省教育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成为广大师生展示才华的新闻舞台。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第421期  总第总第58期期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上一期  当前第421期  下一期
呆若木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日期:2012-04-16 11:04:52

    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可这个十足的贬义词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却无丝毫关系,在古代它反倒是褒义词。
    《庄子》记载着一篇故事,说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又一个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再惊慌,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当年大智若愚的木鸡现如今已经完全被当成了呆鸡,再也不复当年的貌似呆鸡实则强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19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17428号